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最近在日本興起了一股台灣熱潮,在書店的旅遊書專區裡,陳列了一整排和台灣有關的書籍。

圖片來源:unsplash
最近在日本興起了一股台灣熱潮,在書店的旅遊書專區裡,陳列了一整排和台灣有關的書籍。因為日本統治過台灣的歷史背景,從以前民間往來就很頻繁,也有很多會說日文、對日本文化有興趣的台灣人,基本上台灣人非常親日。
二○一一年發生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台灣的捐款是世界第一,有很多日本人都還記憶猶新。不論是地方城市或民間團體的經濟交流,或是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都很興盛,還有國高中的修學旅行把台灣列為首選。
在日本各地,舉辦了很多和台灣有關的活動。不只是女性雜誌,以台灣為主題的散文集、寫真集、小說等也有增加的趨勢。在各式各樣的領域,都可以深刻感受到台日關係的緊密度逐年加深。
邁向認識台灣之路
即便如此,台灣依然有許多充滿魅力的地方, 是日本人還不知道的。尤其是台北以外的東部、南部地方城市,有很多地方還能看到台灣的昔日面貌。原本, 我只認識小時候住過的台北,而且還只是當年非常狹小的生活圈,在那個年代學校教的都是認識中國,我以為熟悉的「台灣」其實是很陌生的土地。
身為台灣人,我也想要「認識台灣」,這個念頭在我腦海裡越加強烈。二○一六年十一月,我第一次挑戰騎自行車環島,和台灣人一起參加了九天八夜長達九百六十六公里的環島行程。對於平常沒有騎自行車習慣的我來說,這是一大冒險,但是同行當中也有不少人和我一樣。
從台北出發,行經桃園、新竹、嘉義、台南、高雄等台灣的西半部,沿途看到蓬勃發展的工業都市、古色古香的廟宇老街,或是開發中的港灣等,還有品嚐各地的美味小吃。
從最南端的屏東進入東半部的台東後,體驗了被認為是一大關卡的壽卡,可以看到遙遠彼方相連的中央山脈,震撼人心。騎在東海岸的道路上,充分享受與西半部截然不同、自然資源相當豐富的東部景色。
「關於台灣,我終於能夠稍微理解一些了。」在這趟環島之旅的尾聲,一位一起騎乘的五十多歲台灣人不經意地說出這句話。用自己的雙腳踩著自行車踏板努力前進,親自去看,去聽,去吃,去感受,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連結到「認識台灣」。
環島的方法百百種,但是我希望盡可能選擇能夠呼吸大自然的空氣,用肌膚感受溫度的形式來挑戰。如此一來,可以發現豐富且具有層次感的台灣社會,也會更加喜歡台灣。透過環島,我「認識」了自己成長的地方,也產生一種對台灣的鄉土情感。說不定,環島這個行為,本身就意味著「回到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