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我們沒有所謂的勾心鬥角或權力鬥爭,只有同甘共苦的情誼、信任、友情。我們肩負著共同的使命:做好準備接過重任,繼續把新加坡照顧好。

文/吳作棟,前新加坡總理
我並沒有選擇政治。是政治選擇了我。
當年,正在物色接班人的財政部長韓瑞生邀我參加國會選舉。而後接受人民行動黨(簡稱「行動黨」)面試時,黨主席杜進才博士問我為什麼想成為國會議員。
我當時幾乎脫口而出:「是你們找上我的呀。」
要當李光耀的接班人,是一項何其高難的任務。一九八四年十二月,第二代部長推選我當團隊的領導,李光耀先生隨即任命我為副總理。但是四年後,他卻對外公開聲明,自己心目中總理接班人的首選其實並不是我。
無論李光耀先生提出什麼樣的疑慮或理由,我的同僚堅定地在背後支持我。李光耀最終在一九九○年十一月,將總理棒子交到我手中。
有了這麼一個強大能幹且團結一心的團隊,我肩上的重擔也不再顯得如此沉重了。新加坡能順利從開國元老一代過渡到下一代領導層,這個團隊居功至偉。廣大民眾也以同理心包容我、接受我。他們的鼓勵給了我力量。我謹此致謝。
這是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往上蹬的每一步都是無法想像的。我沒有任何準備,只好邊做邊學。結果,儘管早期確實讓李光耀有些錯愕,我終究是走出了自己的路。
其實我從未有過出版回憶錄的念頭。我的基層領袖—黃健華、蔡于植、郭伯洲、黃福來、陳奕翔—嘗試說服我,他們說我的寶貴經驗值得讓更多新加坡人知道。最終我同意了,授權作家白勝暉為我撰寫這本傳記。
白勝暉具有新聞記者的寫作才華,將我人生的初期階段和政治生涯的前半段經歷,寫成了生動鮮活的故事,捕捉的不僅僅是我的成就與貢獻,更是我這一路上的磕磕撞撞。同意說出自己的故事,是基於三個出發點:
第一,希望借此激勵這一代與未來幾代的新加坡人挺身從政,不論他們的背景如何,受過什麼樣的教育。這本書記述了我的轉型過程,如何從一個矜持內向、拘謹勤奮的人,最終成為這個國家的總理。
以前的我對從政生涯究竟是怎麼樣的,委實毫無準備。我既沒精通多種語言,也缺乏公開演說的技巧;一成為眾人焦點,我就渾身不自在。
我沒有政治野心。即使當初成了個失敗的總理,我還是會昂首挺胸。我回應了內心的召喚、履行了責任,也為這個使命奉獻了一生。我無愧於心了。
其次,這本回憶錄以及未來的續篇,訴說了我這一代人與新加坡第二代領袖的故事。
建築師王鼎昌、講師麥馬德(Ahmad Mattar)、公務員兼銀行家丹那巴南(Suppiah Dhanabalan)、船務工程師兼行政官林子安、銀行家陳慶炎、法學教授賈古瑪(S. Jaya kumar)、船務工程師林文興,以及許許多多其他同儕,都和我一樣在不同階段相繼空降進入政壇。
我們當中,沒人一開始就立志要當總理。最後推出來領導大家的就是同儕之首,由他當領導,團隊全力支持他,與他相輔相成。
我們沒有所謂的勾心鬥角或權力鬥爭,只有同甘共苦的情誼、信任、友情。我們肩負著共同的使命:做好準備接過重任,繼續把新加坡照顧好。
最後一點:我與李光耀的合作關係,以及某種程度上與他兒子李顯龍的合作關係,會讓很多人覺得好奇。最高領導人和自己的接班人之間的關係,往往不會有好的結果。但是我們不一樣,我們至終都維持了良好關係。
【書籍資訊】
《吳作棟傳(1941-1990)》
出版日期: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