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李奶奶,最近有繼續復建嗎?」陳琬瑜前往八十六歲李奶奶家訪視。聽到她的問候,李奶奶一邊自己手撐著助行器行走,一邊說著:「每天要我一直走,很累!」李奶奶雖在抱怨,卻面帶著笑容。
圖片來源 :Pexels
幫長輩找回恣意揮灑的自在
「李奶奶,最近有繼續復建嗎?」陳琬瑜前往八十六歲李奶奶家訪視。聽到她的問候,李奶奶一邊自己手撐著助行器行走,一邊說著:「每天要我一直走,很累!」李奶奶雖在抱怨,卻面帶著笑容。
二○一八年十月,李奶奶因顱內出血緊急送往萬芳醫院,接受檢查、開刀,但因顱內出血引發後遺症,導致失智、全癱。
李奶奶的大女兒、六十六歲的李美櫻形容,醒來後的母親,幾乎就像個零歲的孩子,只能躺著,生活無法自理,必須依靠家人幫忙洗澡、餵飯……,連心智也像個剛出生的孩子。
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李奶奶準備出院返家,李美櫻說,雖然她一直與母親同住,但身為中醫師的她,平時工作忙碌,十分憂心母親回到家後的照顧問題。後來,是陳琬瑜告訴她,要安排出院準備會議,並請家中的主要照顧者參與討論,也讓他們瞭解返家後的照顧問題。
「我媽媽很喜歡去石頭湯,有人一起講話、活動,她今天下午就在那裡參加活動筋骨的課程,」李美櫻笑著說,當時她和妹妹都苦惱著如何照顧生病的母親,沒想到竟能有奇蹟般的復原!
她更稱讚說,萬芳醫院、文山區石頭湯的個管師及其他成員,都是「稀有動物」,很多家屬對自己生病的父母親不見得有耐心,但這些個管師不僅有耐心,還很專業地安排許多復健方式。母親能恢復到不需要他們操心,生活自理,讓他們非常感動。
追蹤,家屬也需要關懷
二○一七年文山區石頭湯一年的績效個案是四十位,必須有效介入且個案存活(服務中死亡不列計),到二○一九年已增加為六十位。
陳琬瑜解釋,個管師花很多時間在家訪與資源聯繫,有時短短三十分鐘的個案訪視,回到辦公室後,得花兩、三小時,處理包含聯繫與協調適合的資源,安排個案開始接受復建課程等事宜。
此外,陳琬瑜說,對個案家屬的關懷,也是個管師關注的一環。許多家屬在工作、家庭與照顧患者上,蠟燭多頭燒,承擔很大的壓力。協助家屬紓壓,並幫助他們找到更輕鬆的照顧方式,也是文山區石頭湯的重要任務。
她認為,團隊最終目標是替未來鋪路,因為當失能長者得以復能,受惠的可能是背後好幾個家庭,不但可以減少家庭成員的煩惱與社會成本,還能減少門診次數等資源消耗,這也是文山區石頭湯的重要目標。
【書籍資訊】
《修練幸福力》
出版日期:201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