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綠豆哪裡人?答案是「嘉義人」,因為「綠豆加薏仁」。
無看板美食──綠豆嘉義人
綠豆嘉義人(加薏仁)是網路裡小學生的冷笑話,不過嘉義人做的綠豆也都很好吃。
網路裡的冷笑話:綠豆哪裡人?答案是「嘉義人」,因為「綠豆加薏仁」是普羅大眾喜愛的消暑聖品,所以嘉義小學生又愛玩笑說,我們嘉義人是綠豆。
這也不算無厘頭,因為紐西蘭人也說他們是KIWI。KIWI是一種原生鳥種,也是奇異果;台灣也有稱外省人是芋仔,說本省人是番薯。
嘉義人做綠豆「人如其名」,品相繁多,有綠豆粉粿、粉圓綠豆冰、綠豆牛奶布丁雪綿冰、綠豆沙,還有綠豆、紅豆、番薯蜜、薏仁、粉圓擺了出來任君挑選組合的甜品,統統令人垂涎三尺。嘉義的城市規模不大,這些新鮮現做的綠豆食物不必花費很大的交通成本就可以嚐得到。
現在食安問題多,多吃食物少吃食品是住在小城的幸福。便利商店賣的多半是食品,而咱這家民權路上無看板的商家,每天透早五點起來準備,不管是綠豆冰、檸檬冰、粉粿、紅豆、仙草等全是當天挑選好食材開始製作,這種才叫「食物」。
比如愛玉,傳統做法是將採收後的薁蕘瘦果曝乾,取其草子,裝入搓袋中,再放進相對比例的開水裡以雙手搓揉約數分鐘,使釋出膠質,於是水色漸成米黃,最終將水安置放穩,於結凍前絕不可碰撞破壞其形,需時約三十分鐘到一個鐘頭,視分量而定。
這照片不用仔細端詳了,沒有看板也不知店名啦。
如是天然薁蕘,擔頭上有些還會故意擺出搓揉過後捏成球形的薁蕘子,以示誠信。假如是羼了人工添加劑,那薁蕘放上一整天也不會溶化,仍然硬繃繃的撐在那裡,味如嚼蠟。而我在這裡則是看到一桶桶手做薁蕘,心想要是換成我來,大概搓不了幾桶,便鞠躬盡瘁得去接骨了。
「綠豆嘉義人」之外,我又聽聞古早有句俗諺:「嫁台南人,娶嘉義某。」因為府城台南人比較富有,女人嫁過去才會好命,但嘉義女人美麗又勤勞,娶來持家最為適合。是耶?非耶?我看擔頭的那位忙著幫我舀綠豆湯的老闆娘,心裡猶豫著要不要開口問看看?
用手機拍得影片分享:
無看板冰店
嘉義市東區民權路一六五號
(05)278-1229
數位編輯整理:陳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