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老台北人有句俗諺:「五月十三人看人」,指的是大稻埕迪化街每逢農曆的五月十三日,就會舉辦迎城隍,台北霞海城隍祭、大龍峒保生大帝出巡以及艋舺青山王遶境,並稱台北三大廟會活動,而以迎城隍的規模最大!
老台北人有句俗諺:「五月十三人看人」,指的是大稻埕迪化街每逢農曆的五月十三日,就會舉辦迎城隍,台北霞海城隍祭、大龍峒保生大帝出巡以及艋舺青山王遶境,並稱台北三大廟會活動,而以迎城隍的規模最大!
其實每逢年節與重要節慶,添購年貨的迪化街就人山人海,煞是熱鬧。我在台北住了三十餘年,由於年輕時曾經在大理街的《中國時報》任職,乃就地利之便,經常來這裡鬥熱鬧。我之所以選擇這棟「屈臣氏」來畫,是因為這是古蹟的浴火重生與再利用,形成一個具體而微的文創區域,稱「小藝埕」,是觀賞迪化街古風的起始處。
作家東方白曾說:「在這街上行一遭,就彷彿把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的連卷長畫看一遍。」因為大稻埕幾乎見證了台灣四百年的發展史。我聽聞前輩畫家郭雪湖)一九○八∼二○一二年(名作「南街殷賑」)一九三○年(,大略就是以站在這棟屈臣氏大藥房的門口,往北看霞海城隍廟的視角所繪製。
「屈臣氏」和目前咱們所知,於一九八七年來台設點的港商「屈臣氏」無關,係由一八八三年在彰化出生的台中商人李啟俊取得當時的代理權。李啟俊本在彰化員林開設「德壽堂」,經營藥材生意,於日治時期趁台中舉行「共進會」)一九一六年(時,積極行銷,規模日漸擴大,一九二八年)一說一九一七年(興建了這棟位於台北大稻埕的屈臣氏大樓,係當時的重要地標。其子李義人在日本長崎大學藥劑系卒業,返台承繼父業,專業經營。無奈因戰亂等諸多原因,逐漸式微,一九九六年遭逢大火,直至二○○五年由市府列為巿定古蹟後,交由李家後代李永崇建築師修復。
建築本身其實並不華麗,唯正面三樓外牆鑲鐫飛龍與麒麟護衛七層寶塔,兩旁書有「龍麟伴塔為記,別人不得冒效」的字句,即為現代人說的「註冊商標,仿冒必究」之意,想必當時「屈臣氏」也頗受仿冒之苦。我在大稻埕「遊廓」時,當然對昔日「大正浪漫時期」的台灣民主運動多少有些了解,心想就從這裡畫起,說不定有朝一日也可以繪出一本漫畫書來。
【書籍資訊】
《樂暢人生報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