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人類近代史上最嚴重的疫情非新冠莫屬。而我們的防疫日常,目前也仍在進行中。導演盧建彰《把好事說成好故事》:防疫就跟長跑一樣,我們忍耐、努力,有種沒完沒了的感覺。但為了我們所珍視的人事物,我們仍繼續努力,堅持做對的事!
超愛說故事的鬼才導演盧建彰,以獨特的導演觀點,帶著社會關懷拍攝企業、社會團體、藝術家永續經營的祕訣,把這些優質團體秉持的ESG理念、如何實踐,以及ESG帶來的效益化為故事,《把好事說成好故事》期待有更多人這樣思考,為未來帶來正向改變。
☆《把好事說成好故事》收錄優質ESG好故事 -AZ堅持做對的事
人類近代恐怕沒有比新冠肺炎影響層面更大的病毒了,許多你人生沒有經歷過,甚至難以想像的狀況,都在這段疫情中發生。
圖片來源:pexels
我女兒在小學入學時,老師請大家先給一張孩子的照片,因為上課都得戴著口罩,可能上一整年課,還不知道同學的長相。這種不知廬山真面目的情況,在全球各地發生。我有個在芬蘭的朋友,到新公司三年了,還沒見過同事,因為疫情開始大家就WFH,直到現在仍沒有進公司上班。
掃 QR Code 簡訊實聯制,更像是下意識反應,到每個地方都會主動打卡,那是我們獨特的紀律,並在短短時間養成。
我們很容易在做宣傳時,聯想到要講自己的產品。但AZ的思考更上一層樓,認為那不是一個恰當的溝通路徑。當然,也許因為他們的企業內規或者醫療藥物的法令可能也有關係。
不過,在職場裡工作的大家很清楚,如果企圖上是想溝通自家產品,那麼思考的方向就會是在如何規避那些法規,千方百計想要如何巧妙繞過,以自己的商品為出發點來進行溝通,從中產生許多明眼人一眼就看透的作品。
那也沒什麼不好。只是我認為,就當代消費者的接受程度,恐怕影響力就會打折扣了。
有智慧的他們,在內部溝通後,問我可以談談「堅持做對的事」嗎?
這一方面是他們的企業理念,另一方面,也是他們看待台灣民眾這段時間以來的努力。
我的理解是,與其肯定自己,或許也可以肯定大眾,畢竟,這個疫情的控制,不單單只有某個企業就能做到。
最重要的是,我想,這也是企業可以盡的社會責任。
AZ想要鼓勵已經認真防疫,忍受各種不便,卻依舊展現高度國民素養的台灣人民。接到這工作,我的態度很謹慎。畢竟,這是一個跟人的身體健康有關的事,還有,我自己也還在這個歷史事件中。
他們在內部多次討論後,認為要談的不是疫苗本身而已,而是人們在這段疫情期間,如何面對,如何選擇,並且堅持下去。
這裡,我也不得不,肯定他們的思考。
只是,我也感受到,麻煩大了。遇到品味好的客戶,總是讓我感到壓力,因為他們想法進步,又願意託付,往往讓我擔心自己會使對方失望。
你有過這樣的心情嗎?我很常。
而且近十年來格外常發生。雖然一樣是工作,可是當工作被賦予了金錢以外的意義時,往往就會變成作品,你面對作品的態度當然不一樣。
那該怎麼辦呢?如果我拿出來的東西,沒有跟對方的好相映襯,那不就不好了?
我邀請自己去運動,希望緩解因為那在意而隨之到來的緊張感。我感覺得到左邊肩膀僵硬,下方闊背肌和斜方肌隱隱作痛。我需要運動。
我邊跑邊想,汗水在額頭上流動,往下滴,口罩裡全是水氣,每一步都有點氣喘,每一個抬腿都不太容易。我試著把眼光放遠處,告訴自己,不要太辛苦,一次跑一步就好,努力眼前,但是看著未來。
我的問題是,關於防疫的影片,已經很多了,光我自己,也幫不同品牌拍過,其中也包含國家高度的。
可不可以有點不同?
我想到一個可能。
這個抗疫過程,轉眼已來到第三年,每個產業都受到激烈的影響,眼前彷彿還看不到那隧道的盡頭,這感覺跟什麼好像?
不就是我正在做的事嗎?
我其實不喜歡跑步,跑步很無聊,又很累,但我必須每天去跑步,讓自己的身體運動。因為我希望活久一點,希望跟家人在一起久一些。還有,在一起的時候有品質,而不是歹活,是健康的,可以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換言之,我努力運動,保持健康,是為了家人。
我並不完全享受,但為了家人,我努力去做,儘管有些些不方便,有需要忍耐的地方。
另外,跟眼前我正在從事的運動很像的地方,就是那距離感。
這段防疫的時間很長,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度過的,不是忍一下就好了。新的習慣要養成,不斷的洗手、長時間配戴口罩、時時量體溫、掃實名制、保持社交距離、接種疫苗,甚至停課。
這些都是人們正在經歷的,但也許都不必演出來,只需要聯想到,只需要把這些都形而上,就足夠了,因為人們都知道。
不要浪費對方的時間跟對方說他已經知道的事情。
只需要用一個象徵,就能讓對方感同身受,那才是高明的溝通方式。
我一邊喘著氣,一邊跨著步伐,一邊想,防疫就跟長跑一樣,你忍耐,你努力,而且,有種沒完沒了的感覺;但你還是會繼續下去,因為你為的不是自己,是你愛的家人。
➢【書籍資訊】《把好事說成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