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問鼎》這本書之目的,由萬國法律事務所以多年實戰經驗,深度解析經營權爭奪戰的決勝關鍵。大同案是近年來較著名的經營權爭奪案。對市場派來說,只要投入百億元的成本取得經營權,就可坐享上千億元的不動產開發利益。「股東會紀念品」的發放及「徵求委託書」成為大同公司經營權之爭的助攻利器
編按: 近年來,國內企業爭奪經營權的事件層出不窮,有的結局皆大歡喜、有的公司派黯然退場。企業經營權之爭發生的原因眾多,但都挑動著公司經營者的危機意識。《問鼎》這本書之目的,由萬國法律事務以多年實戰經驗,深度解析經營權爭奪戰的決勝關鍵。大同案是近年來較著名的經營權爭奪案。對市場派來說,只要投入百億元的成本取得經營權,就可坐享上千億元的不動產開發利益。
圖片來源:pexels
值得注意的是,縱然公司派持股數偏低,仍有可能靠著委託書徵求穩固江山,例如實務上常見上市上櫃公司的董監事持股不足,但依舊藉著徵求委託書,在每次董監事改選中順利守住經營權。太電在110年2月6日董監事改選時,公司派之所以能獲得壓到性勝利,致勝關鍵之一,據聞就是提早綁定全通、長龍兩大通路。
事實上,太電股東持股分散,改選常是靠徵求委託書勝出。
友訊的案例則剛好相反。同樣屬於股東持股分散的友訊,股權大約有75%是散戶持有,而市場派(台鋼集團)已花費兩、三年時間陸續收購友訊股票,等到友訊公司派發現兵臨城下時,雖然在109年6月股東會前開始大舉加碼想捍衛經營權,但增加籌碼的空間已相當有限,最後痛失經營權。
然而,即使公司派已掌握相當股數,若輕忽委託書之徵求,仍可能痛失江山。近年來即有多家上市上櫃公司的公司派,雖掌握至少兩成股權,仍遭市場派攻城掠地而出現經營權異動,如:友旺、榮剛等,都是因為在委託書徵求一役慘敗,導致經營權易主。
甚至,傳聞市場派能夠用比公司派還少的股權克敵制勝,關鍵就是市場派早就提前跟幾家大型券商及委託書徵求業者簽約,將徵求來的委託書都交給市場派。
對公司派來說,善用主場優勢,如:掌握股東名簿、發放股東會紀念品,也將有助於徵求委託書。
此外,股東會紀念品的發放,像是大同案在109年為吸引小股東提供委託書而提供陶瓷保溫杯。雖然法律禁止價購委託書,但卻沒有禁止贈送具吸引力的股東會紀念品,拉攏小股東提供委託書。
至於市場派徵求人,固然有權請求公司交付股東會紀念品且公司不得拒絕,但實務上,在106年大同股東會徵求委託書期間,市場派欣同公司就曾公開嗆聲,抗議其所受分配紀念品數量比例過低,是公司派在耍小動作。
不過,公司派必須注意,即使身為大股東,徵求委託書的費用也不能由公司買單。公司本身是召開股東會的主體,對相關事務就必須嚴守中立,自然也不能夠代為支付費用。
➢【書籍資訊】《問鼎》
➢【延伸閱讀】
萬國法律事務所首度公開企業經營權攻防戰略與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