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從推特學到的一課是:失敗不總是失敗;在恰當的時候減少損失、發現你的比較優勢,醜小鴨也能變成天鵝。正如PayPal創辦人在網路服務出現早期得到的啟發。

圖片來源:pexels
推特(Twitter)是源於名為Odeo的播客 (Podcast)平台。Odeo不是一個爛平台,但也不是最好的平台。已經有一些科技新創公司在Podcast 發布和匯流(aggregation)的領域開疆拓土,讓這個領域愈來愈擁擠。
Odeo和其他類似平台一樣,允許用戶製作、儲存和分享音訊檔,然而還沒有能將競爭對手拋在腦後的顛覆性創新。因此,該公司高層主管創建並拆分出一家新的公司,而且有了新的品牌名稱─推特。
Odeo在航程中轉了個急彎,從「語音部落格」(audioblogging) 轉為「微網誌(microblogging)。不管在哪裡,用戶都能在這個平台發表上限為140個字元(現在已經增加為280個字元)的訊息。一個新的社群媒體就此誕生。
換言之,推特創造一種全新的運動,自己就是這個聯盟的最佳球員,而這就是比較優勢的定義。我們可以從中學到的一課是:失敗不總是失敗;在恰當的時候減少損失、發現你的比較優勢,醜小鴨也能變成天鵝。正如PayPal創辦人在網路服務出現早期得到的啟發。
1998 年,PayPal 的前身Confinity 公司成立,希望能擴大手持上網通訊裝置PalmPilot 之間的安全交易支付。然而,那時還沒有比較優勢,因為完全沒有市場。在1990 年代,有誰需要像Confinity 說的那樣移動資金?(用PalmPilot 匯款⋯⋯什麼?)但網路用戶利用家裡的電腦轉帳的金額遠遠超過以往,該公司因而轉向,看如何在這個新的領域取得優勢。他們了解,他們的安全金融科技在當時是一種比較優勢,因為一般消費者除了透過銀行或信用卡公司這樣的中介機構,幾乎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很快的互相轉帳。PayPal 看到這個機會,在頭幾年不斷修正更新商業模式,最後達到規模,並成為eBay 首選的點對點(peer-to-peer)支付系統。
這裡的啟發是,有時僅僅成為某方面的佼佼者還不夠。你必須在人們需要或是想要的東西方面做到最好。如果規模化,必須是非常多人需要、想要的東西。
因此,如何知道何時該放棄原來的構想,轉向其他點子。表面上看來好像很簡單:當你發現自己沒有比較優勢,或者沒有市場可以發揮你的比較優勢,這時就應該放棄。然而,正如我們看到的,你的競爭優勢(或者說如何利用你的競爭優勢),往往不是那麼顯而易見。Confinity已經創造出突破性的技術,但在那時運用的方式無法規模化。幸好該公司及早放棄早期版本,另闢蹊徑,就像Odeo。他們是否能更早放棄、更早規模化?理論上是可以的,但他們已經比沒做要來得好!
➢【書籍資訊】《規模化效應:從A到A+,讓好創意擴大影響力》
The Voltage Effect: How to Make Good Ideas Great and Great Ideas Sc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