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資深名師顏安秀分享《讀懂孩子內心話》閱讀心得:筆觸溫暖,舉例豐富,親子對話也很生動,能吸引水果姊這位小讀者三刷,易讀好懂,自然不在話下。炎炎夏日,如果需要一劑涼帖平復一下被孩子惹怒的心情,或想搞懂孩子到底在想什麼,那這本郭葉珍教授的新書,對爸媽來說,會是很好的安慰,與參考。

圖片來源:Freepik
※本文獲顏安秀‧素養旅行授權轉載
暑假一轉眼都快一半了,這二十多天來,被孩子惹怒了嗎?家裡有過一觸即發的緊張感了嗎?
有時候我們跟孩子的「衝突」,可能小到過兩天也想不太起來,但當下就是氣的要死,爸媽繃著臉,孩子掉了眼淚,然後不歡而散,對吧?
沒錯,我家不久前才剛有過這場景。
就只是為了一個,她要不要把頭髮夾起來這麼小的事。
我始終提倡讓孩子「自己學著做決定」,但我卻在這麼小的事上,沒有理解她「覺得夾起來不好看同學會笑」的心情,沒有等待她「等長一點就會綁起來」的準備,也沒有足夠的耐心找到「說話的好時間」來談這件事...。
所以,星星之火,當然可以燎原這場親子戰爭。
拿到郭葉珍教授這本《讀懂孩子內心話》,已經是在水果姊「三刷」之後了。
她強力跟暑假才有空的我推薦:「這本書好好看」、「這種本好懂我們小孩」、「如果媽媽有像這本書這麼溫柔就好了」....
怎麼還沒開始拜讀這本好書,就感覺臉有點腫腫呢?
但翻開目錄,卻令人感到驚喜,因為好多地方的價值觀,我跟郭葉教授接近:
➔培養獨立的孩子/教孩子開口請求幫忙
我想到了上回搭飛機,我讓可樂果妹開口請求幫忙解決她的小困擾。
➔無條件擁抱孩子/在生活中撒糖、真心感謝孩子
我想起了孩子那個馬克杯的故事,我想起了我總是跟她們說「我很需要妳」....
➔陪伴孩子找到學習動機/因為想要更好而努力
我想到了我期待孩子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她想要」,而不是為了滿足「父母想要」。
關於解決問題、關於親子間的愛與交流,我跟郭葉教授觀點一致;
但我面對青春期少女水果姊,卻需要跟郭葉珍教授的「好好聽孩子說話」來學習。
這個章節裡不管是:
➔好好的聽、好好的說
➔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還是
➔練習傾聽、嘗試與等待
➔聽到孩子的訴求
每一篇都充滿智慧與寬容,以及提醒我們要給孩子「聽他說話」的耐心,這讓父母有許多省思。
這本《讀懂孩子內心話》,筆觸溫暖,舉例豐富,親子對話也很生動,能吸引水果姊這位小讀者三刷,易讀好懂,自然不在話下。
所有的親子互動,起點和終點應該都是這本書的第一章「讓孩子願意和你說話」。
當孩子,不管多大了都還願意在父母這邊,滔滔不絕暢所欲言,那一定是孩子備感安全與處於「被懂」的狀態,自然也會是,親子間最好的樣態。
炎炎夏日,如果需要一劑涼帖平復一下被孩子惹怒的心情,或想搞懂孩子到底在想什麼,那這本郭葉珍教授的新書,對爸媽來說,會是很好的安慰,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