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美國的出口禁令能阻礙中國腳步、讓中國趕不上台灣與南韓的晶片產業。中國是否能夠迎頭趕上還有待觀察(大多數內部人士仍然持否定答案),但毫無疑問,它的嘗試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就像幾年前中國各省競相打造最大的橋或最快的高鐵一樣,今天中國各省都在建造新晶圓廠。但問題是,找不到經營這些工廠的專業人才才是重大問題。
圖片來源:tsmc.com
截至目前, 艾司摩爾是全世界唯一一間能做出這種光刻機的公司, 台積電與三星(Samsung)是唯二能運用這種科技進行量產的業者。一般認為,雄霸業界多年的英特爾至少落後一個世代。儘管早在一開始就投入極紫外光研發,英特爾直到今天仍然無法運用這類機器量產晶片。還有中國。由於遭到美國制裁,中國的晶片製造龍頭中芯國際(SMIC)根本買不到任何這類機器。
理論上,美國的出口禁令能阻礙中國腳步、讓中國趕不上台灣與南韓的晶片產業。但根據業界資深人士的說法,早在美國制裁以前,中國不但沒能逐漸趕上台灣與南韓,落後差距反而愈來愈大。十年前,中芯國際的科技落後台積電四年。今天,儘管北京不斷投入鉅資,一般認為中芯國際的科技仍落後台積電十或十二年。隨後,在2023年八月底,中國華為出人意料地推出了一款搭載國產晶片的智慧型手機,令半導體業一陣譁然。雖然仍落後於台灣和韓國的競爭對手幾代,華為這款由中芯國際製造的晶片,已比許多美國和亞洲人士預期的要先進得多。只是由於生產過程極度神秘,中國以外的人只能猜測他們是如何反制美國制裁的。
中國是否能夠迎頭趕上還有待觀察(大多數內部人士仍然持否定答案),但毫無疑問,它的嘗試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就像幾年前中國各省競相打造最大的橋或最快的高鐵一樣,今天中國各省都在建造新晶圓廠。但問題是,他們找不到經營這些工廠的專業人才。
某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一位高級主管說道,「如果我明天辭職,我會直接飛到中國,說服一個省給我一百億美元造一個晶圓廠。我知道怎麼造一個晶圓廠嗎? 根本不知道。但半導體騙子不會因此罷休。
「他們建了新科技無塵室,但沒人知道怎麼使用。這些新晶圓廠大多只是一些裝滿未開箱箱子的大樓罷了。他們根本搞不清自己在做什麼。」
有一個理論說,中國失敗,台灣卻能在半導體產業大放異彩的部分原因是台灣走運,時機剛好。在二十世紀六十與七十年代,台灣將許多畢業生送往美國大學,這些留學生有許多研讀工程,後來進入英特爾與德州儀器這類公司工作。他們將那些科技知識帶回台灣。
但到了1990與2000年代,當中國開放國門,送學生到美國留學時,美國科技產業景觀已然改變。微軟、亞馬遜與谷歌等軟體業者開始獨領風騷。這一代中國留學生回國以後沒有建立硬體產業,而是運用留美期間所學,成立網際網路服務公司。這一代中國企業家建立的不是原料世界的新巨人,而是零售業巨擘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TenCent,微信〔WeChat〕的母公司)與字節跳動(ByteDance,抖音〔TikTok〕的母公司)。
在鋼鐵生產、水泥、製造、營銷通路,甚至社交媒體,中國都能迎頭趕上、或超前其他國家,但在半導體這一塊,中國表現始終差強人意。中國業者雖說已經能夠主控較簡單、低端晶片的製造,但不論投入多少資金與努力,在前沿設計方面仍然瞠乎其後。分隔台灣與中國的並非只有一個台灣海峽,還有一道造成台海緊張情勢不斷升高的科技鴻溝。誠如張忠謀在2019年所說,「這個世界愈來愈不和平,台積電的地緣戰略地位也愈來愈重要。」
而且這種對高端晶片依賴的規模比你想像的更高。近年來,中國花在電腦晶片進口的開支,超過了石油進口。的確,《晶片戰爭》(Chip War)一書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說,中國2017年半導體進口的成本,比沙烏地阿拉伯全年石油輸出的總營收、比全球一整年飛機買賣的總額還高。他說,「半導體在國際貿易扮演的核心角色,沒有任何其他產品能夠望其項背。」
➢【書籍資訊】《供應鏈戰爭》
➢【延伸閱讀】6大元素牽動供應鏈戰爭,洞悉全球經濟資源的底層邏輯 |《供應鏈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