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 入圍英國《金融時報》和施羅德(Schroders)共同評選的2023年度商業圖書獎(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 Award)名單
洞悉全球經濟資源的底層邏輯
關鍵物質如何撼動全球金融、左右大國角力
沙子,鹽,鐵,銅,石油(天然氣)和鋰。
如果只看它們反映在交易市場上的價格,它們似乎都便宜得不值一提。但相較於它們在提煉,以及與其他物質的相輔應用之後,卻是我們得以擁有、享受現代生活的全部。
從乾淨的水、衣服、藥品、食物、塑料,到鋪路的柏油、照明、電氣、溫室;晶圓、電動車、綠能……以至於研發與裝備疫苗的小玻璃瓶,一旦它們從產地「斷鍊」,便會引發全球各式各樣產品的「短缺」──自烏俄戰爭加上中美對抗以來,同樣的狀況不斷在世界各地上演。
透過一次關於黃金路線的追尋,作者埃德・康威發現,我們幾乎沒有人知道這些從地底挖掘出來的物質,是以多少噸的沙土、犧牲多少大面積的山岳而來的──它們並未被計算在成本中,而開採它們、提煉它們的碳足跡,也從未出現在世人面前。
埃德・康威希望透過這6項幾乎已從現代人眼中淡出的自然物質,重新講述一個關於人類進程的全新故事。
如果你喜歡賈德.戴蒙《槍炮、病菌與鋼鐵》、《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或是提姆.馬歇爾的《牆的時代》、《用十張地圖看懂全球政經局勢》、《國旗的世界史》,還是路易斯.達奈爾的《最後一個知識人:末日之後,擁有重建文明社會的器物、技術與知識原理》,那麼你不能錯過這本書!
「一個引人入勝的人類故事。」──提姆.馬歇爾
前 言
|第一部|砂
第一章 創造之人
第二章 築在砂上
第三章 最漫長的旅程
|第二部|鹽
第四章 鹽之路
第五章 鹽的一切種種
第六章 火藥
|第三部|鐵
第七章 鋼鐵無祖國
第八章 火山內部
第九章 最後的爆炸
|第四部|銅
第十章 第二件最偉大的事
第十一章 洞
第十二章 深海
|第五部|石油
第十三章 大象
第十四章 輸油管
第十五章 鋪天蓋地的東西
|第六部|鋰
第十六章 白金
第十七章 蛋糕捲
第十八章 解除製造
結 論
附註
參考書目
致謝
他是「天空新聞」(Sky News)的經濟與數據編輯,是《泰晤士報》(The Times)與《星期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專欄作者。康威寫過兩本廣受好評的暢銷書,曾憑藉新聞專業贏過無數獎項。他現住倫敦。
臺大政治系畢業,曾任《聯合報》國際版主編與編譯主任、《自由時報》副總編輯等職。現旅居加拿大,專事譯作。譯有》、《當政治成為一種產業:創造民主新制度《黑龍江:尋訪帝王、戰士、探險家的歷史足跡,遊走東亞帝國邊界的神祕之河2026》、《泰王的新衣:從神話到紅衫軍,泰國王室不讓你知道的祕密》等百餘本書。
2023/11/30
BCB819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6263555136
528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