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大自然就是要你胖!》是一本有論證基礎的科普書。隨著作者舉證的一個又一個實驗及動物學、演化學、人類學研究慢慢推導,很難不得出和作者一樣的結論。作者精準而簡潔的肥胖理論,就好比物理原理可說明不同的物理現象。生存開關理論也可用來理解各種代謝症狀,最棒的事,還能成為日常飲食的依歸。
文/陳雅茜,天下文化副總編輯
現代人怕胖、怕三高,偏偏現代人容易胖,代謝疾病更是容易上身。為難的是,減肥不容易,偏偏復胖很簡單!個中原因到底是什麼?
看了《大自然就是要你胖!》這本書,終於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它從根本,解開了我對肥胖的疑惑。
任何一位讀過演化論的人,都該聽過「適者生存」。因為脖子愈長愈容易吃到高處樹葉,存活下來,於是演化出長脖子的長頸鹿;因為島上有大顆小顆種子,適合不同尺寸的鳥喙採食,於是加拉巴哥群島上演化出不同嘴喙的芬雀;因為脂肪愈多,愈能夠度過饑荒寒冬,於是「大自然就是要你胖!」
原來,容易累積脂肪是大自然的一計妙招,讓人類原祖能夠存活至今,有機會演化成現代人。那彷彿原罪般「人不可變胖」的社會集體潛意識,原來是一種逆自然的價值觀。理解這件事,讓我這日漸肥胖的中年之驅,大大鬆了一口氣。光憑這點,就該出版來惠及大眾!
但故事沒有完結,畢竟過度肥胖會帶來三高問題仍是不變的事實,並不因為心情上的療癒而有不同。只是理解背後機制,讓人心甘情願面對,至少在採行辧法時有所依歸。這和學物理時,必須先把公式背後的原理搞懂,才有辦法解題的道理一樣。
容易累積脂肪的關鍵,不在油脂,而在「果糖」!是果糖讓我們容易變胖不易瘦。
果糖是高甜度的糖,廣泛存在大自然,水果——尤其是爛熟的果實、蜂蜜、蔗糖、甜度高的植物根莖中含量特別高。以前以為果糖只是一種糖,既然水果是許多動物的食物,當成熱量來攝取理當沒什麼不可以,但看了《大自然就是要你胖!》作者強森博士的理論之後,才知道萬萬不可行。
果糖的代謝途徑並不是提供身體能量,反而是降低身體對能量的反應,換句話說,是讓身體覺得體內能量不足,因此覺得餓,覺得想休息,於是再多吃一點吧!看看美洲黑熊在冬眠前的食慾就知道了,明明身體已經吃得胖乎乎,卻還可以天天吃下大量果實。曾有研究發現一份熊糞便中含有超過6萬顆葡萄籽——都不知道研究人員有多可憐要算多久……相當於在一、兩天內嗑掉1萬顆葡萄!
黑熊愛吃爛熟的高甜度果實,當中大量的果糖能開啟牠體內特殊的代謝途徑,讓牠吃得再飽仍愛吃,並且累積大量脂肪,以便在食物匱乏的嚴冬裡生存下來——同時慢慢瘦下來,到了春天又是一頭好熊。強森大叔把這個機制稱為「生存機制」。
原來如此!還以為單吃水果可以充飢減肥呢,但這其實是個大誤會。但也千萬別誤會水果是壞東西,當中含有許多維生素和纖維,其實對於控制體重反而有幫助。個中差別與食用訣竅,留在書中讓你自行探索。
嗜糖是大自然賜給野生動物的生存禮物,脂肪堆積是牠們活下來的重要關鍵;但到了現在,食物不虞匱乏,糖,成了現代人的毒藥,影響所及不僅是肥胖和三高問題,甚至連躁鬱、過動、失智也有相關。造成這一切的不只果糖,凡是糖分、高升糖食物、會導致身體自行合成果糖的高鹽、高鮮味食物,也要節制。但再寫下去,本篇就無法收尾了。
總之,這是一本有論證基礎的科普書。隨著作者舉證的一個又一個實驗及動物學、演化學、人類學研究慢慢推導,很難不得出和作者一樣的結論。作者精準而簡潔的肥胖理論,就好比物理原理可說明不同的物理現象。生存開關理論也可用來理解各種代謝症狀,最棒的事,還能成為日常飲食的依歸。
跟著思考、跟著做,就能減肥不復胖、三高不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