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賴清德總統分享,《熱血奔騰50年》這本書對於捐血事業的起源,包括學者專家、醫界及各方有志之士的無私投入,早年募血的艱辛,以及血品安全的提升有非常詳盡的描述。台灣不只逆轉了血牛文化,捐血率更是傲視全球,這是上百萬捐血人的愛心表現,也展現了台灣人最良善的一面。
賴清德,中華民國總統
「我不認識你,但是我謝謝你」這句大家琅琅上口的口號,最能代表對捐血人的感恩,也清楚闡釋了台灣捐血運動的意義。
早年我在醫院服務時,就曾經發生過病人急需大量輸血,醫院沒有血液庫存,捐血中心血液也短缺的緊急狀況,後來醫院靠著廣播號召可以捐血的人熱心挽袖,才幫助病人度過難關。
因為行醫經歷,我很清楚醫療用血的重要性,也深刻體會缺血時病人和家屬的焦慮與窘迫,所以一直以來我都盡己之力長期在捐血。擔任台南市市長任內,每年更是在農曆年節前的捐血月,率領各局處同仁一起響應,以免年假期間儲備血源不足;擔任副總統期間也多次呼籲,無論黨、公職人員都要發起捐血活動,以解決缺血的燃眉之急。數十年來,無論我身居何職,都竭力支持捐血活動。
從年創立的中華捐血運動協會,至今已經有五十年歷史。回首過往,台灣能夠從血牛文化走到全面無償捐血,這種巨大的歷史轉變,經歷過的人莫不感慨萬分。以前,窮人家會因生病買不起血慟失親友,萬一家中有罹患重度海洋性貧血的孩子、車禍大量失血、孕婦生產血崩的時候,恐怕連有錢人也可能要耗盡家產,才有辦法定期或大量地輸血,而且還得冒著很大的感染風險。當時,根本難以想像台灣會迎來全面無償捐血的時代,這真的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熱血奔騰50年》這本書對於捐血事業的起源,包括學者專家、醫界及各方有志之士的無私投入,早年募血的艱辛,以及血品安全的提升有非常詳盡的描述。台灣不只逆轉了血牛文化,捐血率更是傲視全球,這是上百萬捐血人的愛心表現,也展現了台灣人最良善的一面。
捐血是台灣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社會運動之一,中華捐血運動協會和台灣血液基金會需要社會大眾持續支持,讓熱血不只奔騰五十年,而是能一直持續下去,成為醫療最堅實的後盾,持續守護國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