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以前我到校園演講時,經常會鼓勵年輕學子說,人生一輩子,就是要做讓自己熱血沸騰的工作。只是沒想到,讀培慧這本類傳記的書,卻竟然也有讓人熱血沸騰的相同效果。——賴清德,中華民國副總統
圖片來源:賴清德Facebook 粉絲專頁
因為出生南投魚池鄉村,沒有顯赫家世背景,年輕時靠著半工半讀,一路過關斬將,外號「菜頭粿」的蔡培慧,她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貢獻與付出,真的讓許多檯面上的公眾人物自嘆不如。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隔天,當時人在台北擔任國會助理的培慧,按捺不住返鄉救災的焦慮,立即與友人號召物資,前進埔里救災,決心要與南投同在。
之後直到2008年,她一直擔任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祕書,長期協助弱勢家庭屋舍重建、地方產業振興、離地不離村的遷村專案等工作,長達九年的青春都奉獻給她的故鄉——南投。
2008年,培慧和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成立「台灣農村陣線」,在體制外推動農村改革,從反對《農村再生條例》開始,到發起「大埔強拆民宅事件滿月重返凱道行動」,再到2014年參與「太陽花學運」,雖然在體制外進行衝撞,場景不斷轉換,但培慧站在第一線,關心台灣農業、保護社會弱勢、推動制度改革的初心,卻始終不變。
即使後來進入體制,接受民進黨徵召擔任不分區立委、接任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也一樣不改其志,經常不假手助理、親自撰擬法案,目的只為落實改革理念;而為了解南投鄉親真實的想法,她更是跑遍數百場的客廳會,聆聽、反映在地第一手的民眾心聲。
在我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我更見識到培慧劍及履及的行動力,無論在改善農業及教育、力促城鄉均衡的用心,還是面對九二一重建後近20年都沒有整修過的校園運動場地、教室設備或廁所環境,抑或是社區道路及農水路的具體改善等,培慧總是用盡全力向行政院各部會要求現場會勘、積極爭取預算,拚命和時間賽跑,把四年當八年在用,政績自然相當亮眼。
這二十多年來,培慧從學者到立委、從社運跨進政治,一路從體制外衝撞進到體制內改革,我發現她變得更圓融、更具有溝通協調及政策落實的能力;但不變的是,她對改革的堅持,對農業的理想和使命,以及對台灣、對南投永遠不變的大愛。
我也知道,培慧做為南投山城的女兒,她非常關心南投青壯年人口外流、產業遭遇困境、教育醫療資源不足、交通不夠便利等問題。事實上,過去幾年她已在立法院、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努力解決這些問題。只是,面對後疫情時代更大的巨變與挑戰,全世界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在蔡總統的帶領下,台灣正卯足全力應對全新的未來,南投自然不能脫隊。
南投的未來,需要和世界做更多的連結;南投的產業發展,需要更多年輕人返鄉投入創新研發;南投的好山好水,需要更多尖端科技來保護、來加持。但這中間需要一座橋梁,讓南投與這些未來的夢想串聯起來,而培慧就是那座最好的橋梁。
我非常希望所有讀者、特別是南投鄉親在看過這本書後,能給培慧一個機會,和培慧站在一起,讓她有更大的揮灑空間,用行動帶來改變,帶領南投轉運升級,讓南投這顆蒙塵許久的明珠,能在未來向全世界閃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