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尋找安全的家》一書由結構技師蔡榮根博士撰寫,深入解析房屋結構安全問題,提供如何挑選耐震住宅、改建老宅及處理常見結構問題的專業建議,蔡博士由各個層面,提供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實用的房宅安全導引。
文 / 陳雅茜,天下文化副總編輯
台灣平均每年約有 4 萬次地震,其中規模 5.0 以上的,更是平均每月 2 次以上。每逢天搖地動之際,最令人擔心的,就是房子撐不撐得住,再美的裝潢、再好的地段,都比不上一間住起來讓人感到安全的住宅。也因此各地建案總是打著耐震六級、抗震 0.24G、隔震、制震……等廣告,琳瑯滿目,讓人莫所適從。若資金有限,或留戀區段方便的老宅,更得面臨漏水、隔音差、老公寓無電梯等種種問題,甚至擔心大地震一來,是否老宅會全部倒光光。
若說人生沒有一宅如何安居樂業,這一宅如何挑選、如何維護,更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引與說明。身為資深結構技師的蔡榮根博士,歷任台北市、台灣省、新北市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及中華民國結構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曾深度參與 921 大地震的災損調查,擁有眾多勘救災經驗。透過這位專業結構技師之眼,我們可以看到一棟房子的結構是否安全,了解一棟老宅如何變得更耐震、更好住,或是否應該加入都更或危老重建的行列。關於房宅的問題鋩角多,一般人總像在霧裡看花,但經過蔡博士的拆解與分析,不禁讓人有豁然開朗之感。
本書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說明有關房屋結構的基本知識及常見問題,例如盆地效應、共振、土壤液化、檔土牆、哪些房子耐震、哪些不耐震……每次大地震之後廣受討論的諸多問題,可在這裡獲得解答。第二部教你尋找安全的家,例如 RC、SS、SRC 如何選擇,隔震宅和制震宅的真假、從結構安全看夾層屋、陽台外推、頂樓加蓋,以及海砂屋和隔音問題的判斷……讓你在租買房子時有選擇的依據。第三部針對老屋的整建和重建進行說明,除了備受矚目的都更、危老重建,更實用的是老屋如何補強結構、增建電梯、重貼磁磚,以及處理漏水、電線老化的絕佳方法。
蔡博士由各個層面,提供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實用的房宅安全導引。想購買全新建築的,可從中覓得判斷新屋耐震安全的知識。想改建房子的老宅擁有者,可從中得知都更或危老重建最重要的原則。一般口袋不深的普羅大眾,就著書中原則,也能覓得安全好宅,或把自宅改造得更安全、更好住。對於居在地震帶的台灣子民,這是一本符合生活經驗及生活所需,讓我們住得更安全的重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