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丹.艾瑞利在《誤信》中從氣候變遷、槍枝管制等議題背後的心理機制探討「厭惡解決方案」現象解釋人們如何因不喜歡某些解決方法,使用動機性推理否認問題存在。
談到錯誤信念,有一種特定的動機性推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現今世界常見的某些更複雜的信念。下列情境可以闡明相關概念。想像有一群保守的共和黨人,政治偏好讓他們覺得氣候變遷沒什麼大不了。於是你讓他們讀一篇文章,文章裡解釋如果想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那麼解決氣候變遷的方案中,必須包含增加管制與政府干預措施。再問他們:「人為的氣候變遷是否確有其事?」並記下他們的回答。然後,你給相同團體裡的其他人另一篇文章,文章裡解釋如果想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那麼解決氣候變遷的方案中,必須包含減少管制與政府干預措施,以及增加自由市場導向的誘因。再問他們同一個問題:「人為的氣候變遷是否確有其事?」並記下他們的回答。你認為這兩組人的答案會不會不同?
結果,兩組人的看法並不相同。特洛伊.坎貝爾(Troy Campbell)與阿朗.凱伊(Aaron Kay)針對我剛剛的描述進行一系列的研究。他們發現,當兩組人被問到,他們是否同意下列科學共識:21 世紀初人類引發的氣候變遷,使得地球至少上升華氏 3 度。讀到的文章聚焦在以管制作為解決方案的共和黨人當中,只有少數人(22%)同意這項陳述正確無誤。有趣的是,讀到的文章聚焦在以自由市場作為解決方案的共和黨人當中,卻有比較多人(55%)相信這項陳述正確無誤。兩者的差異顯示出一種現象稱為厭惡解決方案(solution aversion)。
簡單來說,這表示如果我們不喜歡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就會使用動機性推理來否認那個問題的存在。然而,一旦改變提議的解決方案,就像研究人員在氣候變遷實驗中的做法,那麼突然之間,我們就會變得比較願意承認問題確實存在。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共和黨人並沒有反科學;而是聚焦在法規控制與各種限制的標準答案,和他們的政治價值觀與意識型態衝突太大。另一方面,以自由市場為主軸的解決方案,和他們的意識型態衝突比較小,因此不承認問題存在的人數就會減少。
(如果你是民主黨人,)你可能會想(或是希望)那是共和黨人的問題。所以,研究人員也對民主黨人做了類似的實驗,以便向所有人保證這是人類共同的傾向,和政黨認同無關。這次,民主黨人被問到的問題和暴力犯罪有關,尤其是闖空門的「入侵者暴力」問題。研究人員給受試者一系列問題,詢問這種暴行是不是重大的議題。不過,在回答問題前,其中一組人會閱讀一篇文章,文章探討嚴格管制槍枝的法律會讓屋主無法取得武器,難以抵禦入侵者(這是民主黨人不喜歡的論點)。另一組受試者也會閱讀一篇文章,但文章主張放鬆槍枝管制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因為入侵者更有可能帶著武器,因而造成更大的傷亡(這是民主黨人喜歡的論點)。
在讀完文章之後,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針對一系列有關入侵者暴力問題的陳述評分。和氣候變遷的實驗一樣,這些問題都和議題本身有關,和解決方案無關。實驗結果顯示出相同且普遍存在的模式:(普遍支持槍枝管制的)民主黨人如果讀到偏好放寬槍管制作為解決方案的文章,會因為解決方案和自己的政治價值觀與意識型態有所牴觸,所以更有可能否認或淡化入侵者暴力的問題。然而,如果他們讀到的文章提案的解決方案包含嚴格管制槍枝,會因為解決方案和他們的意識型態更加吻合,所以更有可能認為入侵者暴力的問題很嚴重。看來,厭惡解決方案的現象,似乎同時發生在政治立場與意識型態對立的不同陣營當中。
提到槍枝管制這個棘手的政治議題,厭惡解決方案的現象非常關鍵,可以讓我們了解近年來令人不安的其中一項錯誤信念。你或許有在注意極右翼電台節目主持人亞歷.瓊斯案件,他因為鼓吹與散布一大堆陰謀論得到罵名;他宣稱桑迪胡克小學屠殺等校園槍擊案是演員假扮的騙局。這種說法對傷心欲絕的父母而言相當冒犯,因此他們告瓊斯誹謗,並於 2022 年獲得超過 10 億美元的賠償金。許多人對事態的演變目瞪口呆。瓊斯為什麼要說出這麼殘酷又顯然很可笑的話呢?而且,怎麼會有這麼多人支持他、推廣他的說法,甚至這些人明明也有小孩?從厭惡解決方案的視角來看,不難看出其中扭曲的道理。為了解決校園槍擊的嚴重問題(至少對於政治上的左派人士而言如此),第一項解決方案就是訂定嚴格管制槍枝的法律。對於認為無論代價為何,擁槍的權利很神聖、不應該遭到剝奪的人(大部分是政治上的右派人士)而言,這種解決方案讓人無法接受。所以,由於他們不喜歡這種解決方案,便否認問題的存在,甚至宣稱兒童無辜死亡的悲劇是支持槍枝管制的人設下的騙局。
面對這些持續分化人們的兩極議題,如果我們想要有所進展,了解厭惡解決方案的現象相當關鍵。當自由派人士聽到保守派人士表明不相信氣候變遷,通常的直覺反應就是推送更多資訊,他們的基本反應模式就是:「你沒有聽我說!這裡還有一項證據。」自由派人士採取從資訊面著手的做法,而否認氣候變遷的人卻冥頑不靈,這經常讓他們困惑不已。這群人對數據與科學到底有什麼意見?他們怎麼可以否認廣泛而言已經確立的事實?他們怎麼可以否認鐵證如山的數據?但是,當我們和否認氣候變遷的人談過之後發現,他們並不是反對科學;他們只是不喜歡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以及它們可能引發的後續影響。舉例來說,他們不喜歡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會引起的經濟衝擊,才會否認氣候變遷。因此,如果我們想要改變人們的看法,就必須進一步了解他們為什麼抗拒。一般而言,在動機性推理的作用之下,原因都和他們抗拒解決方案有關。這表示除非想出雙方都比較能夠接受的解決方案,否則哪一方都不會接受任何資訊。我們經常認為,應該先在事實上尋求共識,再探索可能的解決方案。但是,一旦牽涉到動機性推理,就應該反轉這個看似合乎邏輯的順序,先解決厭惡解決方案的問題。
厭惡解決方案的現象,經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更普遍、爭議比較少的事情上。假設醫生告訴你,你得了一種罕見疾病,只要攝入巧克力就會發病,為了控制病情,你這輩子都不能再吃巧克力了。你會如何反應?你會相信醫生的診斷嗎?或者在面對這個讓人不開心的「解決方案」時,就算不是徹底否認診斷結果,你會不會傾向質疑診斷結果呢?老實說,你至少會去尋求第二位醫師的意見,對吧?這樣做很合理。我應該也會這麼做。但是,當下驅策我們採取行動的力量,最主要來自於我們對巧克力的喜愛,以及我們對解決方案的厭惡。如果醫師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每天服用一顆藥丸,但是不用對巧克力忌口,我們可能會比較願意接受他的診斷結果。
當然,我們對新冠肺炎的看法,也受到這種厭惡解決方案的現象所影響。我們在政治光譜的兩端,都發現有人相信新冠病毒是假的。這些人包括我在本書介紹過的人們:莎拉、珍妮、布萊德、李察、瑪雅、夏娃,以及許許多多和他們一樣的人。這些人懷疑科學嗎?也不盡然。但是,他們顯然不喜歡政府對付新冠危機的解決方案,不論是接種疫苗的醫療解決方案,或是封城、限制人身自由的社會經濟方案,他們都不喜歡。於是,他們採取動機性推理的第二個步驟,否認問題存在。不論實際上有多少新冠肺炎的證據,如科學數據、他們認識的人提供的第一手資料,甚至是他們確診新冠肺炎的親身經歷,都無法說服他們改變看法。因為如果這麼做,就等於要他們接受自己根本不認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