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全球第一本黃仁勳授權採訪傳記《黃仁勳傳》,本書作者與黃仁勳談到AI是否取代人類的議題時,黃仁勳沒否認這種可能性,但他向我保證,人類被機器取代的那一刻不會那麼快到來,大概再過幾年吧...。
在我們共進早餐前一晚,我看了一段影片,搭載這種新軟體的機器人似乎認出自己的手,然後開始把一堆彩色積木分類。這段影片教我不寒而慄:人類的滅絕似乎近在眼前。
黃仁勳用手抓著鬆餅把香腸捲起來,對我的擔憂不以為然。「我知道那個機器人運作的方式,沒什麼好擔心的,」他說:「這跟微波爐的原理沒什麼兩樣。」我追問:跟微波爐相比,一個有自主能力的機器人必然會帶來更多風險,不是嗎?他答道,他從來就沒擔心過這種技術,一次也沒有。「這不過是數據處理,」他說:「其他要擔心的事多著呢。」
未來會如何發展,仍是未知數。然而,很多科技專家憂心忡忡,擔心AI能力高強,將會對人類的生存構成直接威脅。(這些「末日論者」包括最早在黃仁勳的平台上應用AI的多倫多研究人員。)黃仁勳對這種悲觀的態度不以為然。對他來說,AI純然是一股進步的力量,他宣稱AI正在發動一場新的工業革命。
圖片來源:pixabay
在這個議題上,他不怎麼容許不同的意見。這種強勢的個性有點教人招架不住。(輝達有位高階主管曾說:「跟黃仁勳互動,就像是把手指插進電源插座。」)然而,黃仁勳的員工崇拜他,如果他從摩天大樓的玻璃窗看到商機,就此一躍而下,我相信他們也會跟著跳下去。
2023年5月,有一份聲明把AI失控的風險和核戰相提並論,數百位業界領袖都簽署表示贊同,但黃仁勳並未簽署。有些經濟學家觀察到,工業革命導致全球馬匹數量減少,懷疑AI可能對人類造成同樣的影響。「馬的職業選擇有限,」黃仁勳說:「例如,馬不會打字。」
吃完這頓飯的時候,我還是說出自己的憂慮:在不久的將來,我會把我們談話的筆記輸入人工智慧引擎,然後看這個東西自動產出一篇結構嚴謹的好文章。
黃仁勳沒否認這種可能性,但他向我保證,人類被機器取代的那一刻不會那麼快到來,大概再過幾年吧。「第一個有危險的是小說家,」他說。語畢,留下一堆只吃了一半的餐點,站起來,給那位女服務生1,000美元的小費...(本文擷取自《黃仁勳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