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我不害怕也不厭惡孤獨。 早一點學會孤獨, 早一點理解孤獨之於人的本然不可避免。 我提早學會人生。 --郭英聲
第一次見到郭老師時,覺得這個人講話好快、好跳躍啊!他的思緒靈活,你提起一件事,他可以馬上想出相關的三件事,然後一股腦地說統統說出來;而當你還沉浸在上一個話題的討論中時,他已經進入下一個話題了……
這是我對郭英聲的第一個印象,說話很快、很跳。
但他的攝影、他的氛圍、他的記憶卻又是慢的,甚至是凝結的。《寂境 看見郭英聲》中的內容皆為他口述,再由黃麗群化成篇章。文字讀來很靜,很沉,感覺每讀幾段,就得停下來舒口氣那樣的重。有意思的是,他本人說話快,文字讀起來慢,這兩者間卻不衝突,讀這本書的感覺其實就像郭英聲坐在面前對你說話一般,非常真實。想來是因為文字所鋪陳出的氛圍完全抓到了他的內在本質吧。
《寂境 看見郭英聲》裡收了他從二十幾歲到現在為止的數十幅作品,編排的時候,我們刻意不按照年代、主題來排,不給順序,也不上圖說,而是照著閱讀文字時的情緒來安排攝影作品。
你可以只讀文字,也可以只看圖,當然也可以搭著讀,但記得給自己倒杯茶,找張舒服的椅子,緩緩的,進入郭英聲的世界。
精彩報導
自由時報副刊書摘 2014.8.27
午夜狂奔 https://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808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