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我父親去世前幾年,曾經忽然抓著我的手,說:「我很高興,沒想到你的作品還值一點錢啊。」這句話講得很世俗,可是我那時候一瞬間就知道了:他其實很愛我這個兒子......
父親非常愛母親。母親說,父親嫉妒我搶走了她的愛和注意力。
有一次我母親和父親吵架原因是這樣的:我睡在母親床上,不肯走。結果父親把我一把抓起來,狠狠丟回我自己房間。
還有一次,大概是我小學的事了,我太頑皮,玩到把牙齒整顆磕斷。父親帶我找牙醫補牙,牙醫問,要裝什麼樣的牙?我父親馬上回答:「最便宜的。」
那時候母親常常出國,父親永遠會在她回國前夕,把整個屋子重新粉刷過一次,讓她一回來就看見一個清潔乾淨的家。所以你可以想像,他說:「最便宜的」時候,我站在旁邊聽著,是一種怎麼樣的複雜心情。
這聽起來真的很像某種老套的父子故事原型吧?叛逆的兒子,嚴肅的父親......,可是,這些矛盾在自己肩上的時候,都是牽絲帶血的。總之,我不管做什麼父親都不滿意,都要反對。他希望我去美國,我偏偏想去法國;家族裡每個小孩都念台政清交,結果我念世新。他要我唸書,我偏要玩音樂、搞影像。我記得有次他氣得把我一把一九六五年的Fender Stratocaster吉他給砸成兩段(這把琴若放到現在,也值數十萬台幣了),我至今還記得那一瞬間心中受傷、裂開的感覺......
你說我想不想他,老實說,我並沒有太想他;再更老實一點兒說,我一輩子其實也沒有花太心思去了解他、接近他。我跟我的父親沒有多深的感情,可是每年我還是都要去看一下他的墓。
我要講一個有點老套的細節了--從我一九七九年事業開始嶄露頭角,直到九0年代我父親過世之間,有一份保存非常完整、關於「郭英聲」的資料,就是我父親做的。包括平面媒體各種採訪、展覽訊息,老三台時代,他還會透過關係要來我在電視節目受訪的拷貝錄影帶。
他走了之後,再沒有人這樣做了。
我父親去世前幾年,曾經忽然抓著我的手,說:「我很高興,沒想到你的作品還值一點錢啊。」這句話講得很世俗,可是我那時候一瞬間就知道了:他其實很愛我這個兒子......
有一次,他這樣對我說:「英聲,如果你有你母親十分之一的寬容,只要十分之一就夠了,你會過得非常快樂。」
聽起來,他像在責備我偏狹,或者是感嘆我不夠大度。
但現在我知道了,
他只是希望我快樂。
摘自《寂境》
https://goo.gl/0P4c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