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電視能創造具有恆久價值的資產,而不只是以空洞話語填補時間。
我實在不想多談這一點,但我必須說,電視新聞,尤其是地方電視新聞,實在爛透了。電視新聞喜歡爭議而懶於揭發事實。電視新聞一再重複,真正的內容卻是少得可憐。
電視新聞在氣象報導上作秀過頭,不是在雪地裡插尺顯示積雪增加的程度,就是站在強風中證明風有多大。電視新聞熱愛報導火災,但火災對於身受其害的人雖然非常可怕,影響的人數卻通常相當少;原因是電視新聞認為畫面重於一切。 電視新聞報導的突發新聞經常根本不是當下突發的事件,而是早已結束,並且一再疲勞轟炸,提供的訊息不是顯而易見就是不值一顧。電視新聞呆笨而乖巧地宣傳專為電視設計的公關活動。電視新聞以虛假而且簡化的平衡姿態呈現複雜的議題,還會搧風點火。電視新聞的諮詢對象,都是同一群老面孔,表達的觀點也盡是老生常談。
電視新聞還會編排實況畫面:記者點頭的畫面,只是面對鏡頭拍攝下來的結果;採訪對象沿著走廊行走的畫面,也只是為了效果而拍。最糟的是外景報導,例如全國電視網與地方新聞記者,帶著衛星轉播車與採訪小組前往華盛頓大橋,在那兒報導紐澤西州長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與一項關於車道封閉的醜聞,儘管那個地方根本沒有可供他們採訪的消息來源、官員、目擊者或受害者。
簡言之,那裡根本沒有任何新聞工作可以做。對於電視新聞而言,整個世界就是個舞台,世界中的人只不過是道具而已。電視新聞恣意浪費珍貴的新聞資源,卻沒有為自己提供的價值負起責任。
電視可以做得更好的事
不過,我不想多談這些;相反地,我想要檢視電視能夠做好哪些事情。
◆電視能夠召集公眾採取行動。
◆電視善於概述事件。儘管有時候也許表現得過了頭,但對於發生中的事件提供簡短的概要,這是新聞一項相當有用的功能。
◆電視能夠策展,統合互相歧異的報導與觀點。
◆電視能夠針對複雜的議題提出解釋,而不必加以簡化。
◆電視能夠示範。
◆電視能夠促進合作,讓目擊者分享他們看見與所知的事情。
◆電視能夠討論,而不需要叫囂。
◆電視能夠讓無數的新觀點發聲。畢竟,現在每個人的筆電或手機上都有相機鏡頭。
◆電視能夠呈現人性,而不必以憤世嫉俗的傲慢態度,對人紆尊降貴或捏造出實際上不存在的人格。
◆現在,電視既已登上網際網路,即可擺脫填滿一整個時段的需要,也不必再侷限於報導畫面。
◆電視可以提供雙向溝通。
◆現在,電視能創造具有恆久價值的資產,而不只是以空洞話語填補時間。
電視一旦做到這些事情,還算是電視嗎?我知道有些人在網路上從事這種形式的創新,並反對別人將他們所做的事情稱為「電視」,原因是他們不要背負這個字眼所帶有的包袱。不過,我認為他們應該「吸收」這個字眼,徹底改革電視的概念,而不是任由電視陷在過往的泥沼當中式微。
的確,再過不久之後,我們將無從辨別各種媒體之間的差異。以前刊登在印刷出版品當中的報導文章,現在放在網路上也附加影音;以前的電視新聞報導,現在也可以在網路上附加文字敘述與照片;此外,這兩者也都能夠包含互動、討論與其他元素。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接收「電視」這個字眼有其價值,原因是我希望創新人士也能夠接管這個媒體,對傳統的電視台老闆施壓,迫使他們拋棄那些僵化的觀念和愚蠢的做法。
數位編輯整理:邱千瑜
Photo:Alexas_Fotos,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