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曾被列為中研院長候選人的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在《高等教育怎麼辦?》新書發表會上,直言主張「教研合一、政教分離」。
文 / 黃光國
中央研究院今天將召開院士會議。六月下旬,曾被列為中研院長候選人的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在《高等教育怎麼辦?》新書發表會上,直言主張「教研合一、政教分離」。
他舉例說,台灣有一百六十五所大學,帶給社會極大困擾。這些困擾之所以產生,就是因為當初擴充大學,把許多優秀的專職教育,如工專、商專、師專等,統統轉成大學,這是「政教不分」的後遺症。政治政策跟教研應該是分離的,政治人物的手應該要離開大學、離開高等教育,政教不分要怎麼談創新?
郭校長沒有明言的是:今天台灣教育之所以會搞成「政教不分」混沌狀態,是一九九四「教改」啟動之後,一幫「自由派」發起「造神運動」的結果。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在二○○六年卸任時,不顧自肥議論,主導修改內規,讓特聘學者得不受七十歲退休之限制,使他繼續以「特聘研究員」身分,月領五十萬元,比擔任院長時還高,也超過總統薪水。「造神運動」的「神威」未褪,能談什麼「政教分離」?
(本文為節錄,完整內文請見《聯合報》中研院「政教不分」的錯誤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