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你知道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有何不同嗎?
你知道傳統金融、金融互聯網、互聯網金融,這三者如何區別?
你知道什麼是漸進性創新、什麼又是顛覆性創新?
你知道顧客、極客、創客各是誰?為何他們將來可能合而為一?
你知道「互聯網+」到底是什麼嗎?
「互聯網+」將為經濟發展帶來新能量、新機遇。
「互聯網+」表面上是一個新名詞,
實質意義上是一個現在進行式的動詞;
而套用在傳統產業的頭上,就像是一個冠詞,
可以「疊加出傳統行業的新優勢」。例如在中國大陸:
互聯網+通信,產生了「微信」;
互聯網+電子產品,產生了「小米」;
互聯網+零售,成就了「淘寶」;
互聯網+汽車,出現了「汽車之家」;
互聯網+旅遊,出現了「攜程網」和「去哪兒網」;
互聯網+分類廣告,出現了「58同城」;
互聯網+洗衣,演化為「e袋洗」;
互聯網+生鮮超市,出現了「青年菜君」;
互聯網+酒店業,打造出「今夜特價酒店」;
互聯網+交通,產生「滴滴打車」,提高了營運效率;
互聯網+媒體,產生了「樂視」;
互聯網+政務,將進一步惠及民生;
互聯網+金融,將進一步為普羅大眾服務;
互聯網+醫療,緩解了掛號看病難的問題;
「互聯網+」模式將給各行業帶來創新與發展的機會。
本書目的,就是在「互聯網+」的大策略之下,
努力闡明移動互聯網的種種特質,與正在造成的影響。
移動互聯網並非是PC互聯網的升級版而已,
移動互聯網的時間碎片化、需求個性化、組織去中心化等特徵,
將對企業與產業(以及身在組織內外的個人)帶來巨大衝擊。
本書更要對傳統的管理體系、組織架構、創新邏輯
以及思維和執行方式,提出挑戰。
前言 除了自己,誰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
第一篇 「互聯網+」時代的瞬變和預警
第1章 「互聯網+」時代的七個瞬變
► 趨勢之變:傳統企業互聯網化轉型趨勢
► 型態之變:「互聯網+」顛覆傳統商業模式
► 群體之變:產銷權利產生分化
► 創新之變:顛覆困境,急需破局
► 路徑之變:創新的文化和路徑需要重新設定
► 市場之變:如何不喪失新市場的主動權?
► 管理之變:為何你的行動總是慢半拍?
第2章 「互聯網+」給傳統企業的五個預警
► 技術的進步,催化不可逆轉的經濟變革
► 過去的成功,成為難以超越的轉型障礙
► 路徑的依賴,墜入寸步難行的層層陷阱
► 成長的放緩,預示「互聯網+」悄然來襲
► 結構的變化,感知生態變化的價值重組
第二篇 自我顛覆與敏捷變革
第3章 啟動互聯網化的原點重建
► 傳統優勢或將加快消失
► 規模經濟或將阻礙發展
► 競爭格局或將急劇調整
► 商業模式或將重新構建
► 產銷邊界或將相互突破
► 商業模式或將迅速迭代
► 成本優勢或將喪失壁壘
第4章 展開互聯網化的敏捷變革
► 「互聯網+」敏捷變革的四個原則
► 足夠的互聯網化緊迫意識
► 堅強的互聯網化轉型梯隊
► 並行的網路狀雙營運系統
第三篇 「互聯網+」時代的管理進境
第5章 「互聯網+」時代的六套管理架構
► 高度扁平、節點相連的網狀結構
► 富有熱情、激勵創新的體制設計
► 開放創新、與顧客共用的創客鏈
► 試誤容錯、全員實驗的創新迭代
► 因趣而生、內外連結的工作社群
► 邊界消失、多方共享的生態平臺
第四篇 跨界融合與互聯網化轉型
第6章 以數位為始、經濟為主的跨界融合
► 極目遠眺:發現新趨勢的走向
► 跨界融合:建立屬於自己的「梅迪奇效應」
► 合縱連橫:捕捉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的新聯繫
► 自我質疑:找到顛覆性的創新點
► 擴展邊界:擴大視野,找到邊緣地帶
► 固本正源:莫忘核心競爭力和策略資產
► 絕地反擊:工業互聯網化與工業4.0
第7章 互聯網化企業必備的七個特性
► 高度的敏捷性
► 組織的輕捷性
► 快速的迭代性
► 充分的容錯性
► 功能的冗餘性
► 適當的灰度性
► 持續的演化性
► 組織的生態性
第8章 在企業內部建立創業「車庫」
► 突破原有壁壘,隔離原有掣肘
► 跳脫思維慣性,跨越基因差異
► 重構轉型體系,建立轉型組織
► 激發潛伏人才,汲取基層創意
► 整合社會外腦,共用外部資源
► 組建合適組織,啟動內部創業
第五篇 企業決勝於「互聯網+」
第9章 「互聯網+」創新的八個困境
► 地位束縛:傳統優勢和思維典範反成束縛
► 環境失察:對市場變化和消費趨勢失察
► 系統失靈:創新管理體系的系統性失靈
► 人才欠缺:創新人才的吸納與儲備不足
► 績效迷向:傳統績效考核制度搞錯方向
► 自宮不足:若沒有顛覆,稱不上互聯網化
► 技術錯認:互聯網技術並不是創新的全部
► 組織拖累:傳統組織拖累了你的創新步伐
第10章 落實「互聯網+」策略的七個心法
► 解散:打破思維慣性,放下轉型焦慮
► 卸載:切斷傳統依賴,忘記過往優勢
► 發現:關注邊緣地區,洞察消費變化
► 重建:重塑流程體系,組建人才隊伍
► 隔絕:絕緣原有母體,另設獨立組織
► 啟動:培育基層火種,形成正向飛輪
► 搶灘:重構商業模式,伺機絕地反擊
第11章 精實創新——開展「互聯網+」行動
► 敏捷之法,靈活之器
► 探索求證,迭代奮進
► 啟動原型,迅速實施
► 驗證價值,驗證成長
► 極低成本,快速試驗
尾聲 失之於互聯,崛起於移動,決勝於「互聯網+」
銘謝
我們生活在一個意義深遠的轉型期,變革空前而徹底,
現在的管理學思想仍然沿用二十世紀的那些基本假設,
很少有人去注意它們是不是「事實」。
但實際上,它們都已經過時了。
如果用不正確的假設去制定策略,
將不可避免的把組織引向不正確的軌道。
── 杜拉克,《二十一世紀的管理挑戰》
制定「互聯網+」行動計畫,
推動移動互聯網、雲端運算、大數據、物聯網等,
與現代製造業結合,
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 2015年中國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互聯網+」是什麼?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是蒸汽機的廣泛使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大規模應用為代表,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礎則是數位化與互聯網(網際網路)。每一次工業革命帶來的,都是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雲端運算、
大數據等資訊技術創新成果,引入傳統工業,
改造和提升著傳統產業,
創造出物聯網、工業互聯網這樣新的巨大市場。
── 工業和資訊化部 苗圩
眾所周知,移動互聯網(又稱行動互聯網、行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如同一把鋒利的雙刃劍,一方面給傳統產業帶來了危機和焦慮,另一方面也能讓傳統產業獲得勃勃生機,為傳統產業的發展注入新動力。基礎產業與資訊產業互聯互通、相互融合,不斷湧現出新的市場需求;數量龐大的用戶與更廣泛的產業領域連結,導致技術創新大噴發,改變了傳統產業的業態模式;而「互聯網+」則催生了新的商業型態和新的商業模式,形成了更為強大的生產力。
「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經濟型態,即充分發揮移動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整合作用,將移動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各領域之中,提高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移動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型態。
摘自《互聯網+企業該如何顛覆性創新》前言
互聯網領域的資深觀察家、策略家和實踐者。中國地質大學資源產業學博士、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博士,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博士後研究。互聯網公益品牌「微益中國」聯合創辦人、中國青基會互聯網公益「希望微物」聯合創辦人。著有《O2O應該這樣做:向成功企業學O2O戰略佈局、實施與運營》、《移動互聯網商規28條:思維重構與生存新法則》等暢銷書,在業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影響力。
「微益中國」聯合創辦人和架構設計師,海爾創客實驗室業務合夥人,並擔任《商業數位時代》專欄作家。對「互聯網+」、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化轉型、App行銷和品牌推廣、O2O轉型策略,有深入的研究和認識,實踐經驗豐富。著有《App營銷解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營銷革命》、《O2O應該這樣做》、《移動互聯網商規28條》等書。
2015/10/29
BCB571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3208631
352
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