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居家布置,將「雜亂」化為「療癒的空間」 收納整理,將「不便」化為「方便」 打掃清潔,將「麻煩」化為「輕鬆」
我經營部落格已有五年,這段期間,我將生活中感受到的各種美好,自己親身實踐之後覺得不錯的一些想法,按照不同主題,寫成「居家布置」、「收納」、「打掃」的文章,整理並分享在我的部落格上。
沒想到,竟然有許多讀者前來閱讀我的部落格,也因為這樣,讓我有機會把相關內容收錄到本書之中。
我偏好簡約優雅的居家風格,因此基本色調都以「白色」為主,重點布置則選擇對比強烈的「黑色」,用來添加一些變化。如果能讓配色發揮最大的效果,無論在居家布置還是收納方面,都能輕鬆營造出整體感。因此,「以配色為居家布置的核心」、「收納以方便、美觀、舒服的原則」,早就成為「我的個人風格」了。
幾年前,我遇到一次人生中的重大轉折,而且還是個不得不做改變的轉折。我也因而開始認真思考,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如果要改變自己,需要具備哪些東西?現在,有哪些事情是非做不可的?
那是我第一次認真面對自己,與自己好好對話的機會。我也因而確立了想要兼顧養兒育女、工作,以及做好家事這三件事。為了兼顧這三件事,顯然我就必須把這三者的共同點,也就是「家裡面」,布置成一個令自己感到舒適的空間。居家布置方面,要化「雜亂」為「療癒的空間」。收納整理方面,要化「不便」為「方便」。打掃清潔方面,要化「麻煩」為「輕鬆」。以這三大主軸來發想,然後一項一項、不疾不徐地、按照自己的腳步做改變,就這樣,我逐漸打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個人風格了。
HOW?思考方法。
如何在收納方面化「不便」為「方便」?如何在空間方面把「雜亂的空間」變為「療癒的空間」?如何在做家事時化「麻煩」為「輕鬆」?
WHY?思考理由。
為什麼我會喜歡這樣東西?為什麼整理之後能一目了然?為什麼輕輕鬆鬆就能搞定打掃工作?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個人風格,就是在常常認真思考,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時建立起來的。
我一步一步打造出來的個人風格,說起來方法非常簡單。首先,我會從各種資訊之中篩選出「好喜歡!」、「好棒!」、「太美了!」、「這我好像也做得到,好想試試看!」的事物。然後,再用自己的方法把這些事物表現出來。「蒐集各項單品,然後按照自己描繪出來的圖像,一樣一樣地放入這幅拼圖裡」。大致說來,就是這樣的感覺。
我認為挑選屬意的東西,是件令人非常開心的事。試用一下這些自己挑選的東西,你會發現,原來「我也可以獨自做得很好」。務實地想想,然後將「可以取得的東西」、「與自己生活方式吻合的東西」篩選出來,選出來的這些,就是未來會成為你個人風格的基本元素。這些全是你要用來作為居家布置的拼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