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想到「數字」、「YES」和「緩一緩」這三點,就可以順利說服對方。我將它們取名為「說服、交涉小撇步」。
在商場上,數字會說話
即使對方對產品很感興趣,還是需要進一步的說服。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光憑三寸不爛之舌,很難發揮理想效果,而且還會花費很多時間。
這個時候,如果各位能夠想到「數字」、「YES」和「緩一緩」這三點,就可以順利說服對方。我將它們取名為「說服、交涉小撇步」。
首先是「數字」。雖然是老生常談,但當對方對簽約感到不安,或是舉棋不定時,即使一再向他保證「不會有問題」,也無法達到效果。這種時候,需要的不是抽象的言語,而是具體的數字。
「花費這些成本達到的效果可以用這些數字來表示,所以,這可以列入預算。」
用這種方式說明,客戶也比較容易接受。
不要否定或批評,一概用「YES」回應
其次是「YES」,也就是「不要否定或批評,總之,先肯定對方」。假設在洽談業務時,對方這麼說:「我不打算引進你們公司的服務,我對我們公司目前的狀況很滿意。」
但業務員總是忍不住會反駁:「但是……」,或是「您真的覺得目前的狀況沒問題嗎?」
業務員愈熱心,就愈容易急著反駁對方的意見。回想一下北風和太陽的寓言故事就會明白,愈是強迫對方就範,愈是容易達到反效果。當對方說「NO」時,如果用「NO」反駁,雙方就愈來愈沒有交集。
這種時候,不妨先回答「YES」,姑且接受對方「NO」的說法。
請試著不要說「但是」,而改說「這樣的確是不錯」,總之先接受對方目前的現狀和意見。
然後,再度重新提案。
「原來是這樣,真不愧是……。那不知道您願不願意嘗試一下這個,更進一步提升現狀呢?」
想要說服對方,絕對不能用否定的方式。這是必須牢記在心的小撇步。
「結論晚點再說」也無妨
在商場上,經常會聽到「先說結論」這句話。
「請你先說結論,告訴我你想要做什麼。」
在洽談業務或交涉時,當業務員開始細說事情的來龍去脈,有時候對方會這麼要求。先交代最終目標後再談細節的確是縮短溝通時間的有效方法。
但是,如果遇到對方表現出否定的態度時,有時候「結論晚點再說」更能達到說服的目的。在盛夏的炎熱天氣,有人想吃冰品,如果你用「先說結論」的方式推薦對方「吃熱熱的烏龍麵更有益身體健康」,對方一定會拒絕。在洽談業務時也一樣。
洽談業務的目的並不是要讓對方覺得你這個人很乾脆。即使會花費一點唇舌,讓對方心服口服地下訂,才是洽談業務的目的。尤其在需要說服和交涉的場合,最好不要拘泥於「先說結論」的作法,有時候「結論晚點再說」反而更能夠順利達到目的。
摘自《模式化工作術》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