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我父親一年多前去世。我到現在仍然沒有走出傷痛。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如此悲傷。我和父親有二十年沒有住在一起,我大概一年返鄉看他一次,而且只是短暫停留幾天(即使見了面,我們也沒有什麼話說)。我和父親沒有太多交集,為什麼他的死卻讓我這麼難過?
不管你遭遇什麼樣的難題,我們在《情緒的驚人力量》書中這33個案例中,總能為自己眼前的困境找到問題癥結。
《情緒的驚人力量》這本書能一步步帶你走向光明,順著生命之流,讓你學會如何將從更宏觀的視野來看待自己的所有情緒與反應,助你深入了解一生中經歷的各種情感,以及如何有效地運用你對情感的全新認識。
我父親一年多前去世。我到現在仍然沒有走出傷痛。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如此悲傷。我和父親有二十年沒有住在一起,我大概一年返鄉看他一次,而且只是短暫停留幾天(即使見了面,我們也沒有什麼話說)。我和父親沒有太多交集,為什麼他的死卻讓我這麼難過?
即使投身於一副有血有肉的肉體中,你的存在依然是一種振動頻率。雖然你的振動會隨著當下專注的焦點而不斷更新、演化;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會帶著過去經驗殘留下來的振動頻率,因為維持舊有思惟的振動能量,比選擇全新的思考模式容易得多。
舉例來說,你正為某事心煩,已經想了好幾天。然後,你遇到一個遭遇類似的人,他跟你有同樣的抱怨,你們兩人開始聊起來。對你們來說,繼續談論這個惱人的問題,比另起一個話題要容易許多。如果有其他人加入對話,多半也會因為你們討論得正熱烈而不得不附和,再不然就是乾脆起身離開—無論如何,他們都不可能在討論得如此激烈的時候,再插入一個新話題。
同樣的,你從小就開始學習如何透過振動能量回應周遭環境,並且逐漸「設定」好自己的振動模式。由於你在相同的環境過了好多年,而且一個家的振動頻率往往是由父母定調的,所以你漸漸發展出特定的思考、振動與反應模式。維持舊的振動頻率比較簡單,所以大多數人即使離開父母之後,都還是維持慣有的振動模式。
雖然你可能不會察覺到你現在對人生種種遭遇的反應,絕大部分都受到早期認知的影響。簡單地說,你的世界觀是從小累積成的,而且根深柢固,即使年歲漸長,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這不表示你一定認同父母所有的想法。我們指的是比所謂的「想法」更深一層的「振動」。你對穩定、安全或圓滿幸福的概念,都在早期環境中孕育而成。事實上,所有事物都是相對的,你對圓滿幸福的感受,其實源自於童年時期形成的振動頻率。隨著歲月流逝,這些早期的振動頻率依然在你的潛意識層次上活動。由於吸引力法則會回應你的振動頻率,而當你現有的振動頻率中還有可溯及過往的振動模式時,你就無法脫離過去的牽絆。
然而,你的生活面向非常多元,也活得相當充實積極。因此,你的振動本質早已成長、改變。現在你所發散出的許多振動頻率,都與過往毫無關聯,由於你的振動是在不知不覺中循序漸進演化的,所以你會持續展望未來,與更新的思想連結,並且維持自身的穩定。
在父親去世之後,你的焦點突然從現在拉到過去。換句話說,你在守喪期間,會將注意力放在童年,開始回想起兒時經驗,還會跟已經好幾年沒見過、沒想過的親戚朋友說話。這些日子裡,你沉浸在深刻的哀痛中,過去的頻率再度活躍起來,而且與你現在的振動頻率並不相符,所以你才會感覺頓失重心。
如果你跟大部分的人差不多,你就會經歷到以下這些過程:誕生出世,開始體驗、經歷人世的種種,並從中發現自己想追求的願望。不過,你的父母不見得都會認同你的願望,也會試圖管教你。有時你會屈服,有時則堅持立場。當你立場強硬時,父母拿你沒辦法;相反的,當他們立場強硬時,你就得聽他們的話。大多時候,你還是能夠我行我素,畢竟這是你的人生。不過,只要你是為了取悅他們(或任何人)而做某些事,必然會感到自我失調;一旦你按照自己的願望來走,又會恢復正常。隨著年歲漸增,很多事情你不再和父母親討論,所以他們的意見也比較不會左右你的振動平衡。漸漸的,你和父母親的生活重心,都會轉移到沒有對方參與的事務上。
只要你不試圖迎合他人的期望,就比較容易維持振動頻率的平衡。當你努力讓自己的振動達到契合狀態,吸引力法則絕對不會把頻率不合的人帶到你的生命裡。相反的,當自我不協調時,你就會吸引到許多混雜的頻率。
而過去這些年來,你和父親的關係變化很大,而你的振動平衡也持續演化,所以你只能從當下開始著手。
父親去世,喚起你許多塵封已久的記憶。如果你當下感受到的是負面情緒,表示這些想法屬於逆流思惟。因此,儘量讓這些思惟軟化,緩和自己的情緒,並且順著內在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就會有幫助。這也是你現階段要努力的目標:
.我的情緒很糟。
.我真的很難過。
.父親突然離去,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
.這不是我能控制的事。
.我很後悔沒有多花一點時間陪他。
.我們兩個相處的時候都不開心。
.我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
.我不知道他要什麼。
.我很希望他的生活可以過得更快樂一點。
面對喪父的傷痛,有這些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即使如此,你還是與內在的自己漸行漸遠,所以請努力尋找為你帶來慰藉的想法:
.我一直都想好好改善跟父親的關係。
.我當初應該更努力才對。
.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怎麼做。
.我們的關係沒有很糟。
.我甚至不太確定跟父親算不算有維持「關係」。
目前看來沒有什麼進展,不過你想要尋求慰藉的渴望愈來愈強烈,而且慢慢在累積一些正面能量,所以請繼續努力:
.我們的關係就是如此。
.我們都只是對方的生活面向之一。
.我生來並非為了父親而活,而父親生來也非為我而活。
.也許我們之間根本沒有問題。
.也許我和父親的關係本應如此。
現在你感覺好多了。你暫時放下船槳,不再奮力逆流。
.可是,我還是希望當初可以……。
又開始逆流了,再換個角度看看:
.我跟父親的關係是人生的重要基礎,但不是全部。
.我很感激父母為我奠定人生的基礎。
.人生無法回頭重來。
.我也不想重來一次。
好多了,繼續努力:
.我還有很多事情可以思考。
.我有許多正面的人生經驗。
.過去永遠是我的一部分,但現在才是最重要的。
.我很滿意自己現在的發展。
.我的人生有個好的開始。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人生不同層面的振動一一浮現,但是你已經知道如何應對。
父母其中一方去世時,往往會喚醒你對死亡的覺知,並且浮現「人生苦短」的念頭。各式各樣的回憶片段,都可能讓你哀傷難過。出現這種情形的時候,你要做的事就是體認到讓你不舒服的想法都是逆流思惟,然後找出讓自己感覺好受一點的想法。
通常,人都要等到父母去世時才有機會重整自我,讓振動頻率和諧一致。由於你的振動頻率有絕大部分都是在跟父母同住的童年時期奠下基礎,所以依然保有過去的思惟模式,自我發展也會受阻。面臨父母去世的傷痛,只要你能藉此機會找出心底的不安,將它轉化為順流、正面的思惟,它就會成為你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也能化解許多隱藏在心底的抗拒情緒。
此時,當你從與自我連結的宏觀角度回顧過去,你會發覺,童年一如你所願地充滿了甜蜜回憶。
.我有個美好的童年。
.童年有許多快樂的回憶。
.我很感激父母為我指引一條通往美好人生的康莊大道。
.他們為我引路,然後任由我盡情揮灑人生。
.人生真美好。
人生總有許多遭遇讓你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而且多半是你完全無法掌控的情況。你無法阻止父親去世,也無法改變他的個性。不過,只要訓練自己關注當下的感受,養成盡可能正面思考的習慣,並且有意識地順應生命的自然發展,不論面臨什麼處境,你都能夠擁有美好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