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吃東西時,我自己先吃,是我想到的好辦法。妳喜歡學我,我就先吃飽吧。是妳想吃,可不是我逼妳吃的喔。強逼的東西不好吃,好不容易要來的才好吃,所以我一直是個先把東西送進自己嘴裡的媽媽。
親愛的孩子:
我們一起到朋友家用餐。開動了。我幫妳戴上圍兜兜。妳準備就緒,看著我盛飯,然後── 我先把一大口蒜泥白肉和香噴噴的飯放進自己嘴裡。
妳呀呀呀的表示,妳也要吃啊。
然後,我又把一大口空心菜放進自己嘴裡。我好餓,我要先吃兩口,我對妳說。
旁邊,朋友的朋友也帶了幼兒來。她驚訝的看著我,皺了皺眉頭說:「哪有媽媽自己先吃的?」
「啊?有規定嗎?」這不是我第一次遇到「傳統女性」有這樣的反應。奇怪,媽媽先把自己餵飽是不道德的嗎?我又猛吃了一大口油雞肉。
「好,媽媽不餓了。現在妳要吃什麼?」我這才把妳的專用小碗拿出來,裝好菜跟飯。妳迫不及待、津津有味的自己吃了起來。
「哇,好棒喔。」大家紛紛為妳鼓掌。才剛兩歲,會自己吃飯不簡單喔。
雖然,妳一定吃得亂七八糟,方圓一公尺內一定是個垃圾場。妳的湯匙像個小
挖土機,很認真的把飯一大口一大口送進嘴裡。妳還不知道什麼是餐桌禮儀,有時會把嚼過的食物吐出來。我沒有阻止妳。
很多媽媽因為怕弄髒桌子,不讓孩子自己吃東西。但妳從小就是個性倔強的孩子,當妳發現自己可以揮用湯匙,妳就堅持自己吃。
好獨立的小孩。媽媽很欣慰,因為當妳長大後,人生有好長一段路要靠自己。不管我們多麼想要保護、扶持妳,我們給妳的安全罩和防護欄總有一天會失效。
「不好意思,我等一下幫你擦地板啦。」我對主人說。
那位帶著幼兒的媽媽比我累多了,她把小孩綁在幼兒車上,一口一口強灌,好像在灌藥一樣。這位媽媽的個性很強,一副不成功便成仁的樣子。小孩脾氣很硬,一直想要掙脫,不斷哀嚎。妳用好奇的眼神看著那個「不幸的孩子」。我悄悄對妳說:「看起來,我們兩個人合作比較愉快。」
我最討厭人家強迫小孩吃東西,除非是生病時不得已必須讓妳吃藥。如果從小強迫孩子吃東西,那麼,吃這件事情在他心裡就是個陰影,他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用心愉悅享受美食的滋味。
食物是人快樂的重要泉源。用餐時的心情則足以左右食物的美味。
我不怕妳吃得少、吃了一地,我怕的是大人粗魯的把妳對飲食的胃口搞壞。我小時候常被強迫灌食,不願吃、不好吃的,長輩都要我們硬吞,不惜把小孩的鼻子捏住,像在填鴨似的。所以,長大以後,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從不回家吃飯,就算回去,也會先在巷口吃完麵,只因在家中吃飯的經驗從來不愉快。
我自己先吃,是我想到的好辦法。妳喜歡學我,我就先吃飽吧。是妳想吃,可不是我逼妳吃的喔。強逼的東西不好吃,好不容易要來的才好吃,所以我一直是個先把東西送進自己嘴裡的媽媽。
妳學得很好,妳不挑食,連蔬菜都很喜歡呢。我吃什麼妳就吃什麼。當然囉,我也不吃難吃的東西。絕不虐待自己。沒有人值得妳虐待自己。
如果我只剩一口飯,我一定會留給妳吃,但如果到處有飯吃,人何必自苦。妳一定不會聽到媽媽以後抱怨「都是因為妳,害我吃了多少苦……」或「為了讓妳吃好穿好,我什麼福都沒享到」的言語。
我在示範。我希望,當妳有一天變成別人的媽媽時,妳也自然而然的學會善待自己、滿足自己,妳就不會變成一個苦命的、永遠在犧牲自己、吃廚餘的女人。那可不是我生養妳的目的。
摘自《樂觀的孩子才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