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為什麼不要生氣?
只要是人,一定會生氣。但是憤怒會蒙蔽理智,發洩憤怒的代價,往往超出你的想像,可以讓生命中的百寶箱,因為不值得的人或東西,毁於一夕。
生氣時怎麼辦?
亞里斯多德說:「誰都會生氣,没什麼大不了。但如何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式、對適當的對象,適當的發完脾氣,可就難了。」
除了生氣,你可以……
國父孫中山如果不生氣,不會有十一次革命。憤怒可以變身為行動力,用來奮發圖強、解決問題,甚至安天下。利用怒氣往前走,遠比原地踏步有趣。
自序 每一種怒氣都有一致的本質
第一部 為什麼不要生氣?
1. 愛生氣的代價超乎想像
2. 玉石俱焚,太不值得
3. 女人發脾氣最不利
4. 遷怒使你人際破產
5. 小不忍則亂大謀
6. 不動氣者得天下
7. 不生只對自己不利的氣
8. 螞蟻大的小事別生氣
9. 憤怒的人是帶原者
10. 愛情也會被氣死
第二部 生氣時怎麼辦?
11. 想像他是一隻瘋狗
12. 他不是針對你
13. 健康生氣的訣竅
14. 就讓氣隨風而逝
15. 讓你生氣的人永遠存在
16. 別跟他纏鬥下去
17. 怒氣也需要時間管理
18. 不關你的事,就別氣啦!
19. 趁早切斷情緒牽連
20. 怒氣是一張藏寶圖
21. 不要找自己麻煩
第三部 除了生氣,你可以……
22. 化悲憤為力量
23. 最高明的反擊
24. 預防勝於治療
25. 解決問題比生氣有用
26. 消氣另有好方法
27. 復原力越好越成功
28. 先改變自己
吳淡如
對目前的我來說,出國這件事,並不只是旅行而已。
這些年來,獨自出國時我通常會做一件事。
講嚴肅一點,就是自我反省。
像我這麼一個對待自己算滿寬鬆和體諒、律己不太嚴的人,自我反省絕對不到自我批判的地步,只是因為換了地方,有了比較空白的時間,可以回過頭去,客觀的看發生的某些事情。有時,因為你已經脫離了原來的軌道,更可以心平氣和的回顧發生過的一切,從負面的事情中汲取正面的價值。有些事,想通了它就没事了。
所以,即使是短短幾天的旅行,身體非常疲憊,精神也常變得很飽滿。
一個人,没有雜務纏身,我的腦袋會比較清明而敏感,對自己情緒的變化也比較覺知。
許多難以化解的仇恨,其實都起因於我們認為:他們故意為難我。
如果這個地雷可以消掉,那社會版上兇殺案可以少很多,朋友也不會起紛爭,親人也不會有誤解。
其實,所有怒氣都有一致的本質。
話說,為什麼我覺得有必要寫一本「不生氣的技術」的書呢?這本書,最基本的出發點,其實是寫給自己看的。
我是個天生很有脾氣的人。我常為小事抓狂,常在心裡罵髒話,常找自己麻煩。如果没有那些後天的自我對話訓練,我大概會變得「生人勿近」、一無是處,只能像隻在下水道裡狂奔的老鼠。
至今我還是很有自己的脾氣,只是已經學會,如何不讓憤怒把自己變成一個不定時炸彈。
是的,我,我們,都需要不生氣的技術。
摘自《不生氣的技術》自序
臺大法律系學士、臺大中文研究所、臺大EMBA丶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碩士、嶽麓書院歷史學博士與上海交通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瑞士分校)商學博士班就讀中。
長年以來寫作不輟,右腦感性的生產故事,左腦理性的管理財富,橫跨多角經營,多年的實戰經驗,在2020年成立的Podcast節目「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中獲得廣大迴響,至今下載數已超過九億,兼顧一般大眾最易理解、最能實踐的理財方法,出版《人生實用商學院》系列,成為讀者手邊最易入手的理財教科書。
她從十歲立志當作家,直到現在,不管人生經過多少掙扎,從來沒有停過筆。雖然這些年來並沒有像之前一樣年年出書,但是用文字思考與記錄,早已經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這本書是她為女性而寫。寫身為一個女人的「不遺憾主義」之種種,分享在這個轉變迅速的時代,身為一個女性「到底該怎麼活」,以及在她有限的視野中所得知能夠活得好的有趣原則。
2011/12/01
BBP603
天下文化
平裝
25×25cm
黑白
9789862168424
200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