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接任的人選是來自康瓦耳郡的戴維(Humphry Davy),他來倫敦當加尼特的助手時年僅二十四歲,沒有任何學位。他魅力十足,迅速大受歡迎,有如化學界的拜倫。
就化學這方面來說,皇家研究院的起頭並不看好。他們的第一位教授是布萊克的學生加尼特(Thomas Garnett),他來自蘇格蘭的格拉斯哥。這位人選看來不錯,因為格拉斯哥的化學傳統很強,而且據說加尼特很會教書。但是他來倫敦不久,妻子就死於難產。加尼特傷心過度,後來做得不如預期。他接受這個職位的三年後,也就是1802 年,由於在藥房工作時染上斑疹傷寒而身故。
接任的人選是來自康瓦耳郡的戴維(Humphry Davy),他來倫敦當加尼特的助手時年僅二十四歲,沒有任何學位。他魅力十足,迅速大受歡迎,有如化學界的拜倫。詩人索錫(Robert Southey)和柯立芝(Samuel Taylor Coleridge)都盛讚他的詩,而他教課也極吸引人。
有一次他生病,皇家研究院所在的阿爾伯馬爾街上擠滿了載著女性粉絲的馬車,場面大到職員必須在外頭立一塊黑板,記載戴維的最新醫療現況和體溫表。
戴維來到倫敦之前,在1799 年就發現人吸入一氧化氮(「去除燃素的含氮氣體」)的效果,他最有名的示範表演是讓自願者吸「笑氣」。這顯然是讓化學跨足醫學領域了。戴維的精彩演講主要講給聰明的外行人聽,那些人同時還得夠有錢才行,因為每個人的入場費足足要20 英鎊。只有少數人是去找樂子,也只有少數人是基於對科學的強烈興趣。
大多數會出席的觀眾,一定是因為他們察覺到化學家即將在人類的健康和疾病上有重大突破。畢竟,如果有一種氣體能讓人頭重腳輕、笑得歇斯底里,連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都能表演給大家看了,那麼下一個了不起的醫學發現又會是什麼?
圖說:1810 年,迷人的戴維在薩里研究院(Surrey Institute)演講,由英國漫畫家羅蘭森(Thomas Rowlandson)所繪。大家公認這幅畫如實呈現出戴維演講受歡迎的程度。
【書籍資訊】
摘自《超乎想像的化學課》
數位編輯整理:徐仕美,朱玉瑩
Photo:wikimedia,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