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接任的人選是來自康瓦耳郡的戴維(Humphry Davy),他來倫敦當加尼特的助手時年僅二十四歲,沒有任何學位。他魅力十足,迅速大受歡迎,有如化學界的拜倫。
就化學這方面來說,皇家研究院的起頭並不看好。他們的第一位教授是布萊克的學生加尼特(Thomas Garnett),他來自蘇格蘭的格拉斯哥。這位人選看來不錯,因為格拉斯哥的化學傳統很強,而且據說加尼特很會教書。但是他來倫敦不久,妻子就死於難產。加尼特傷心過度,後來做得不如預期。他接受這個職位的三年後,也就是1802 年,由於在藥房工作時染上斑疹傷寒而身故。
接任的人選是來自康瓦耳郡的戴維(Humphry Davy),他來倫敦當加尼特的助手時年僅二十四歲,沒有任何學位。他魅力十足,迅速大受歡迎,有如化學界的拜倫。詩人索錫(Robert Southey)和柯立芝(Samuel Taylor Coleridge)都盛讚他的詩,而他教課也極吸引人。
有一次他生病,皇家研究院所在的阿爾伯馬爾街上擠滿了載著女性粉絲的馬車,場面大到職員必須在外頭立一塊黑板,記載戴維的最新醫療現況和體溫表。
戴維來到倫敦之前,在1799 年就發現人吸入一氧化氮(「去除燃素的含氮氣體」)的效果,他最有名的示範表演是讓自願者吸「笑氣」。這顯然是讓化學跨足醫學領域了。戴維的精彩演講主要講給聰明的外行人聽,那些人同時還得夠有錢才行,因為每個人的入場費足足要20 英鎊。只有少數人是去找樂子,也只有少數人是基於對科學的強烈興趣。
大多數會出席的觀眾,一定是因為他們察覺到化學家即將在人類的健康和疾病上有重大突破。畢竟,如果有一種氣體能讓人頭重腳輕、笑得歇斯底里,連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都能表演給大家看了,那麼下一個了不起的醫學發現又會是什麼?
圖說:1810 年,迷人的戴維在薩里研究院(Surrey Institute)演講,由英國漫畫家羅蘭森(Thomas Rowlandson)所繪。大家公認這幅畫如實呈現出戴維演講受歡迎的程度。
【書籍資訊】
摘自《超乎想像的化學課》
![]()
數位編輯整理:徐仕美,朱玉瑩
Photo:wikimedia,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