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從年輕時擔任化學老師,就非常困惑如何讓中學生了解學化學的意義......
文/周芳妃(北一女中化學老師)
謝謝天下文化出版的新書《超乎想像的化學課》,利用今天傍晚到師大化學系拜訪李祐慈教授(本書譯者),阿妃就當了小粉絲!!!(在此也特別向林文珠主編致謝。)
從年輕時擔任化學老師,就非常困惑如何讓中學生了解學化學的意義,所以,這二十多年來,我曾買了非常多化學史的中文書來唸(不少是對岸學者翻譯的),但總覺得不夠味!
《超乎想像的化學課》這本書的內容篇篇精彩,舉例第12篇裡面,提到兩個義大利人以及史上第一次國際化學會議,我讀了好開心,因為終於有一本中文書以高中生能夠理解的方式,把亞佛加厥假說提出之後,為什麼隔了50年才被世人接受的故事說得精彩,說得豐富!P.S. 我一直好愛化學家「坎尼乍若」(Stanislao Cannizzaro)。
李祐慈教授橫跨文學與科學的翻譯功力深厚,文筆非常精彩流暢!天下文化的編輯團隊的素質很高,這本書令人非常喜愛,百讀不厭, 真得是化學老師的備課及教學的大幫手!
(以上照片皆為周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