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現代文明的批判(紀念版)
為台灣經濟奮鬥一生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關閉
科學經典、基礎科學、元宇宙、AI人工智慧、自然科普、應用科學、動植物、環境生態、科學小說、醫學人文、生技醫療產業等書籍。
真正的合作可說是人類獨有的行為,但是就連一些不起眼的昆蟲也會表現出某種未經思考、類似合作的行為,使得牠們能進行一些非常複雜的工作,例如尋找通往某個目的地的最短路徑。
超市自有品牌的價格範圍,也有類似的效應。你拿一般中價位產品和最簡單的「必需」或「基本」款做比較,然後或許有點任性,以品質不佳的理由淘汰中價位產品,之後就更可能不選中價位產品,而選擇最後一個選項:最貴、最「高級」或最「精緻」的產品
如果另一個物種雖然和人類有這些相似之處,卻沒表現出和人類一樣的模式,我們就能得到結論:人類表現出這種現象,很可能是由於我們這個物種獨有的因素
別鬧了!寫科普故事會有人想看嗎?但我今天要說的科普主角不同於一般的科學家。
而失去了好奇,科學也只是考卷上的考題和分數,很難深化為生活中的理智和社會上的理性
我深信數學大師約翰•馮•諾伊曼的名言「If people do not believe that mathematics is simple, it is only because they do not realize how complicated life is」。為了讓各位跟我一樣相信這句話,我們得先從數學有多簡單來說起,聊聊數學,也用數學說故事。
基改生物帶來一定的環境和經濟優勢,也讓農民在獲得高產量的同時,還能減少對有害的化學農藥和除草劑的依賴。雖然並沒有研究能真正指出基改生物對人體的危害,大家仍對基改生物退避三分,但其實我們所吃的食物幾乎都曾為人所改變。
CRISPR提供了另一種方式讓滅絕的物種復活,就像1993年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中讓恐龍重生的虛構情節,然而讓滅絕物種重生,也牽涉到道德議題的討論。我們想要復活這些物種的理由又為何呢?而在不同情境下所復活出的生物還算是牠本來的面貌嗎?
把未來人類的希望,放在「假設未來的科學家能有些現今不可知、卻能拯救地球的發現」上,這種想法真的理性嗎?
9/14郝旭烈年度實體講座|思維進化 × 決策升級 限量早鳥開搶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