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假設你坐在一部失控的車上,而且只能選擇撞上水泥牆或乾草堆的情況下,你不會需要物理知識來幫你做決定的,常識足以告訴你,應該選擇乾草堆。然而,學習物理,有助於你了解撞上鬆軟物體與撞上堅硬物體,為何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
圖片來源:unsplash
假設你坐在一部失控的車上,而且只能選擇撞上水泥牆或乾草堆的情況下,你不會需要物理知識來幫你做決定的,常識足以告訴你,應該選擇乾草堆。然而,學習物理,有助於你了解撞上鬆軟物體與撞上堅硬物體,為何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
不論是讓車子去撞水泥牆或是乾草堆,只要車子停了下來,它的動量就會因為受到相同的衝量而減少。相同的衝量,並不意味相同的力,或是相同的作用時間,它只代表力與時間的乘積相同。選擇撞乾草堆,你會延長衝撞的時間,也就是車子的動量降到零所需的時間。
較長的衝撞時間,會減低衝撞力,同時也就降低了因衝撞產生的加速度。例如,如果衝撞時間能延長100 倍,則衝撞力就會降低100 倍。若我們希望減小衝撞力,就必須延長衝撞時間。
我們知道,塞入厚墊填料的副駕駛前座置物櫃,比用堅硬金屬材料的前座安全,若有安全氣囊又增加對生命的一層保障。我們也知道,想安全地赤手去接快速飛來的球,你必須把手向前伸,以便在接到球以後,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後退。當你延長了衝撞的時間,也就減少了衝撞力。
當你從高處往下跳,在著地時若保持雙腳挺直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哎喲!好痛!相反地,你知道在雙腳著地時,要把膝蓋彎曲,這樣比起雙腳挺直、突然著地的情況,會讓整個動量減小的過程,延長10到20倍的時間,因此作用在你骨骼的力,也會減小10 到20 倍。
摔角選手在被摔落擂台時,藉由放鬆肌肉,讓衝撞力分成一系列較小的衝撞,從腳、膝蓋、臀部、肋骨到肩膀,依序撞擊蓆墊,來延長衝撞時間。當然,摔落在蓆墊上比摔在硬地板上好,因為蓆墊也會延長衝撞時間。
我們知道玻璃盤子掉落在地毯上,會比掉在地磚上,較不易破碎,因為地毯比較有「彈性」。問問別人,為何東西掉落在比較有彈性的表面,比較不容易損壞?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只會使你更感困惑而已,因為他們可能只會回答你「因為比較有彈性嘛!」然而,你的問題是「為何」盤子掉落在有彈性的表面比較不容易破,在這個例子中,一般人的解釋,根本算不上是解釋,你需要更深入的解釋。
要讓盤子或盤子的碎片停下來,地毯或地磚必須提供一個衝量,而你已經知道衝量包含兩個變數,一個是衝撞力,另一個是衝撞時間。因為地毯提供的衝撞時間比地磚長,所以具有較小的衝撞力;地磚提供的衝撞時間較短,衝撞力較大。
在馬戲團特技表演中的安全網,就說明了如何能達到安全著地時所需的衝量。安全網提供了充分的衝撞時間,巨幅地降低了特技演員在下落時所受到的衝撞力。
即使你根本沒注意到表面是否有彈性,有時候衝撞時間的差異卻有相當大的影響。例如,木質地板與水泥地板看起來都很堅硬,但木質地板卻能提供較長的衝撞時間,使這兩種表面施加的力產生很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