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光電效應(photoelectric effect)是指光射照射到某些金屬表面而將其電子逐出的過程。愛因斯坦以光子的思維來解釋光電效應。在金屬表面的原子吸收光子的過程是整個接收,或者是完全不接受。每當一個、也僅能有一個光子被原子完全吸收,才有一個電子被逐出金屬之外。光電效應可應用於電眼、攝影師的測光錶,也應用於電影片的聲軌上以重現聲音。
愛因斯坦找到光電效應來支持自己首創的光量子理論。所謂光電效應是用光照射在某些金屬上,使電子自金屬內彈出。這種金屬被稱為具光敏性(對光敏感之意)。光電效應可應用於電眼、攝影師的測光錶,也應用於電影片的聲軌上以重現聲音。
研究人員發現高頻率的光,即使光源很弱,也能夠將光敏金屬表面上的電子輕易彈出;然而低頻率的光,即使光源較強,卻無法將電子驅逐。由於強光比弱光攜帶較多能量,因此對於較弱的藍光和紫光能使電子脫離某種金屬,而較強的紅光卻不能,科學家一度感到困惑不解。
愛因斯坦以光子的思維來解釋光電效應。在金屬表面的原子吸收光子的過程是整個接收,或者是完全不接受。每當一個、也僅能有一個光子被原子完全吸收,才有一個電子被逐出金屬之外。這就是說,有多少個光子擊中金屬,與電子能否被逐出絲毫不相干,如果每個光子的能量過低,那麼不管光的亮度或強度多高,也是起不了作用的。決定性的因素在於光的頻率,也是光的顏色。小量的藍光光子或紫光光子能夠逐出小量的電子,但是大量的紅光光子或橙光光子卻敲不下一個電子來。唯有高頻率的光子具備足夠集中的能量,得以拉下一個電子來。
我們通常看見的波都有寬廣的波前(波陣面),波的能量就分布在整個波前。要把光波的能量集中到足以趕出金屬表面的電子,其不可能的程度就如海浪衝擊到沙灘時,居然將一顆沙灘上的圓石彈離岸邊、彈向內陸。光電效應是說:光是以光子的粒子束形式,與物質發生交互作用。光束中的光子數量決定了光束的亮度,光的頻率則控制了個別光子的能量。光以波動的形態行進,而以一串粒子的形態與物體發生交互作用。
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的解說於11年之後,得到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Robert Millikan, 1868-1953)的驗證。愛因斯坦所詮釋的每一論點都被證實,連光子的能量與頻率成正比的關係也證明無誤,愛因斯坦是基於這光電效應的理論(不是由於他的相對論)而獲頒諾貝爾獎的。
Question
1. 相同頻率的光,較亮的光會比較暗的光從光敏性的金屬表面逐出更多的電子嗎?
2. 高頻率的光會比低頻率的光逐出更多電子嗎?
Answer
1. 是的(前提是頻率夠高,足以逐出任何電子)。被逐電子的數量視射入光子的數量而定。
2 .不一定。如果該高頻率的光可以逐出電子,而該低頻率的光卻不能,那麼問題的答案是「是」,因為低頻率的光子能量不足以逐出電子。如果問題中的兩種頻率光都足以逐出電子,那麼被逐出電子的數量不因頻率而定,數量會因光的強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