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如果水的沸騰溫度太低,則無論煮多久,根本不能把食物煮熟。
壓力鍋就是根據這個事實。壓力鍋有個緊密的鍋蓋,上面裝置一個汽閥,在鍋內壓力尚未到達某一大於大氣壓的預設值之前,不讓鍋裡蒸汽外逸。蒸汽在鍋內繼續累積,使得鍋內液體受到的壓力增加,制止了原該到達沸點即會發生的沸騰,溫度因而可以繼續升高。如此用超沸點溫度的水來煮熟食物,時間上要快得多。
這兒的重點是,煮熟食物得靠熱水的高溫,而非沸騰這事本身。在海拔很高的地方,水的沸點相當低,譬如在有「一英里高的城市」之譽的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燒水到不了它在海平面的沸點100 ℃,一熱到95 ℃,水就滾了。如果你在溫度較低的沸水裡烹煮食物,要將它煮熟到一定的程度,需要的時間會比較久。譬如一般平地人常吃的「三分鐘」水煮蛋,在丹佛,蛋在沸水中若只煮三分鐘,蛋內還是稀得沒法剝殼。如果水的沸騰溫度太低,則無論煮多久,根本不能把食物煮熟。
廚房裡最簡單的烹飪成品水煮蛋,就有一些用得上物理學的地方。
我們若要測試雞蛋是否新鮮,可以把它放進水裡,如果蛋沈到水底且橫躺在那兒,此蛋肯定新鮮。如果它浮了起來,那裡面必然已經腐敗。原因是蛋殼上的小孔會不斷喪失水分,蛋若擱置久了,它的密度會降到比水更低。只要把蛋放在桌面上旋轉,就可判斷它是否煮熟了。
如果蛋仍然是生鮮的,旋轉時裡面的蛋黃會移位,使得蛋的重心不斷改變,因而來回晃盪。有時煮蛋時蛋殼裂開,弄得鍋內到處是蛋白蛋黃,原因是蛋內有個氣囊,加熱時,囊內空氣壓力增加,有時會撐裂蛋殼。
如果你在煮蛋之前,小心用一根乾淨的針,在圓頭的那端刺一個小孔,則可避免煮蛋時發生蛋殼裂開意外。最後,煮蛋時要記住,一定得把水燒開。因為在稍低溫度的水裡,蛋很有可能會永遠煮不熟。蛋被煮熟,需要超過一個底限溫度,蛋內的長條狀分子,才能互相橫向連接起來。那就是為什麼蛋在海拔極高的地方,用水根本煮不熟,因為水在那兒的沸點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