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養

我家小孩高EQ
優惠價
$300

我家小孩高EQ

讓孩子樂觀合群地成長

HOW TO RAISE A CHILD WITH A HI
書籍介紹

書中分別說明孩子每個階段情緒發展的特性,並且肯定負面情緒的價值,再進一步提出有效的教養觀念與方法。更深入說明各種情緒管理之間的相互效應,不但能克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遭遇的情緒問題,長遠來看,也能將內化成性格的特質,為全面成功的人生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序 小改變,大成效 第一部 情緒管理 1 教養孩子的新妙方 2 從父母做起 第二部 道德發展 3 同理心和關懷 4 誠實和正直 5 羞恥心和罪惡感 第三部 思考方式 6 務實思考 7 樂觀主義 8 以想法改變行為 第四部 解決問題 9 父母的身教 10 語言的運用 11 解法訓練 第五部 社交技巧 12 與人對話 13 培養幽默感 14 交友的重要性 15 加入同儕團體 16 禮多人不怪 第六部 自我激勵 17 期望成功 18 恆心與努力 19 面對並克服失敗 第七部 表達情緒 20 情緒的自覺與溝通 21 非語言的溝通 22 情緒的控制 23 身心的情緒治療 第八部 電腦科技 24 軟體好幫手 25 網路的資源

小改變,大成效 在底特律市郊,兩個原本會在操場以拳頭解決問題的七歲男孩,現正坐在教室後面,同意由同學來調解他們的摩擦。在佛羅里達的一家醫院,一位十歲大的孩子正等著做化學治療,卻開心得樂不可支,因為她剛和護士及裝扮成外星人的實習醫生打完水槍大戰。在洛杉磯,一位父親應學校輔導員的要求,和他三個孩子進行合作遊戲(cooperate games),兩週以來,家庭紛爭幾乎消逝無蹤。 這些孩子都受益於情緒控制和社會技巧的訓練,有人稱之為「兒童心理學的革命」。在全美上百所學校內,藉由同儕來仲裁糾紛,已明顯減少學校電召父母、勒令停學、甚至校園暴力的次數。醫院常利用小丑逗笑病童,因為幽默不僅有助於紓解病童的壓力,更能實際刺激免疫系統,加速療程。而榮辱與共、有賴團隊合作爭取勝利的合作遊戲,更是已經證實能有效建立家庭的凝聚力,顯著減少孩童的憤怒和侵略性。 ■「教導」情緒控制 有人質疑:為什麼教導孩童控制情緒很重要?他們問:「難道情緒不是與生俱來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許多科學家相信,人類情緒的演化主要是作為生存的機制:害怕可保護我們免於傷害,並對危險提出預警;憤怒有助於克服障礙、獲取所需。與人為伴,使我們覺得愉悅,並可彼此保護,同時也能伺機找到伴侶,確保種族的繁衍。傷悲可將離去的親人喚回身邊,或是重新找到替代者。 不過,我們的情緒只適用於老祖宗身上,不足以面對現代工業化生活的挑戰。舉例來說,憤怒雖然仍在情緒抵禦上扮演要角,自然的演化卻沒想到,現代人在塞車、看電視或玩電動玩具時,很容易就會被觸發憤怒的情緒,更沒想到十歲的孩子竟會用手槍槍殺同學來洩憤。 西雅圖的心理分析家諾登(Michael Norden)曾說明,現代生活對情緒的影響,多少阻礙了情緒的演進,他寫道: 我們不再是居住在如石器時代只有數百人的村莊,而是住在有六十億人口、城市密集的地球村內。現代生活所累積的壓力,造成各種沮喪、焦慮和失眠等問題,或是其他較不明顯的問題,像是體重過重和癌症等。我們多數人都有自用藥(以抑制情緒),從咖啡因到古柯鹼,幾乎每人都服用。 本書所列的情緒和社會技巧,幫助你教導孩子,用更好的方式來處理現代生活的情緒壓力。如果慌亂緊湊的生活使孩子有煩躁易怒的傾向,你可教導他們認識並控制那些情緒;如果治安不佳或是經常搬家使孩子孤立,無法享受開放而彼此熟稔的社區,你可教導孩子交友並維持友誼的社會技巧;如果孩子因為父母離異或再婚而難過、因面對新環境感到不安、或是對學校功課過於自滿,你都可教導他們不同的EQ技巧,協助他們面對並克服成長過程中各種常見的問題。 ■一笑解千愁 調救孩子控制情緒的過程中,最有趣的部分就是,你真的正在改變孩子腦部的化學變化,更正確的說法是,你教導了孩子如何控制自己腦部的功能。情緒不是心理學家命名的抽象觀念,而是身對於腦部實際產生的特定生化物質產生反應,所呈現出來的行為。 以血清胺(serotonin)為例,它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負責把腦部傳達出來的情緒訊息輸送到身體各部分,造成各種情緒反應。過去十年來,血清胺一直備受矚目,因為它在治療沮喪上功效顯著【用於「百憂解」(prozac)】,對於減輕壓力,特別是強迫性行為及其他心理失調也頗具療效。不過,心理分析家諾登在著作《超越百憂解》(Beyond Prozac)中辯稱,我們可採取簡單的方式,如:注意飲食健康、增加運動量、睡眠充足等,訓練腦部自然產生血清胺。 血清胺對孩童情緒生活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因為它會影響許多身體功能(如體溫、血壓、消化和睡眠等)。大量刺激腦部分泌血清胺,可幫助孩童處理各種壓力。它可以減少侵略性和衝動,而產生血清胺只需一個微笑。扎喬克(Robert Zajonc)和他的同僚指出,微笑時,人的臉部肌肉會收縮,附近血管的血流量因而降低,導致血液冷卻,腦幹的溫度一旦降低,便會刺激血清胺的產生。我們告訴孩子:「笑一個就沒事了。」這真是個正確的建議。一個小小的微笑,就有大大的妙用。 ■在遊戲中學習 人類對腦部解剖和發展心理學的新知,提供父母許多機會幫助孩子發展高EQ,希望本書的方法能夠對你有所助益。有些方法我稱之為訣竅--即能立即有效改變孩子行為的簡易妙方。例如,如果輔導對象是個愛打架的孩子,我便教他「烏龜訣竅」:想打架時,就把自己想像成一隻正要躲進龜殼內的烏龜,手貼身、腳併攏、下巴縮緊,然後一邊做深呼吸,一邊數到十。 對孩童而言,這類技巧學起來既簡單又有趣,不過,它確實是有心理學上的技巧:手腳都併攏,他就不能拳打腳踢;一邊深呼吸一邊數到十,他的大腦便會發出訊息,減少分泌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s)(這類物質會增加他想打架的意識);縮緊下巴時,他就無法和自己的假想敵對看,進而喪失打架的意願(人幾乎不太可能和自己無法平視的對手打架)。 本書的活動能教導孩子認識和調節情緒的社會技巧。這些技巧要花時間學習和練習,不過一旦抓到竅門,自然就會變成第二本能。例如,解讀非語言的溝通,像臉部表情、手勢和姿勢,視還寔很容易就能學會的技巧。根據研究顯示,情緒的溝通有九○%是以非語言的行為來表達,因此,這種解讀技能十分有助於孩子了解他人的感覺,並給予適當的回應。 本書也提供鼓勵孩子養成高EQ習慣的建議。例如,教導孩子以放鬆和想像的技巧來處理病痛和心理壓力,對他一生都會有深遠的正面效果,這些技巧不只讓孩子轉移身體上的痛苦,更能實際刺激身體自然產生止痛劑,並能降低血壓,刺激腦部引發免疫系統。 本書所列舉的訣竅、技巧和習慣,大多以遊戲和有趣的活動來呈現。兒童治療師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曾解釋道: 「孩子的工作便是遊戲。」我一直衷心地將這句話奉為圭臬,總是以好玩、富挑戰性的遊戲教導孩子新的情緒和社會技巧。遊戲特別適用於教導EQ的技巧,因為孩子喜歡不斷地玩遊戲。經由遊戲,孩子有機會得以學習,並能從中練習新的思考方式。在參與這些遊戲的同時,父母也能成為孩子情緒學習過程中的一部分。 在閱讀本書、和孩子一起參與遊戲和活動的過程中,你真正需要的只有三樣東西:時間、興趣,以及接受挑戰的意願。這些是教養高EQ孩子最重要的因素,祝各位好運。

勞倫斯.夏皮羅 作者
美國應用心理學中心(The Center for Applied Psychology)的創建者與總裁。主張遊戲可幫助孩子發展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是善於運用遊戲對兒童進行心理治療的專家。
薛美珍 譯者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學士,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圖管資訊碩士。譯有《跳出思路的陷阱》、《啊哈!有趣的推理》(天下文化出版)。
諶悠文 譯者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曾任《自由時報》編譯,現任《中時晚報》國際新聞中心編譯。譯有《另類家庭》(天下文化出版)。

1998/08/30

BBP077

天下文化

平裝

14.8cm x

黑白

957-621-481-5

324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