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

飛狐行動
優惠價
$280

飛狐行動

一個團隊致勝的故事

FlyingFox

$280

書籍介紹

這是一本關於運用團隊合作成功致勝的精采小說。「飛狐行動」領導人結合了心思單純的工程師、積極冒進的行銷人、脾氣急躁的生產經理、見多識廣的元老重臣,謙虛自持的採購員等。故事從組員間互相猜忌、排斥,到摒棄本位、開放接納,接著釐清目標、建立共識,終於眾志成城,圓滿達成公司總目標。

序 等待飛狐 林信義

第一部 歡迎來到新天地

第二部 暴風雨

第三部 倒數計時

尾聲 飛狐萬歲

等待飛狐

林信義(中華汽車公司副董事長)

當我接獲天下文化出版社的邀請為《飛狐行動》(FlyingFox)寫這篇序時,我正在思考著中華汽車在邁向高峰後,如何因應未來內外在環境的挑戰,以維持不敗的競爭優勢。這本書所引發的課題正是我所關心的重點之一,因而使我樂於想深入了解。 本書採小說體裁,內容引人入勝。書中描述一個大型製造公司已面臨經營瓶頸而難以突破,新上任的總裁為公司宣布了一項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計畫,企圖扭轉劣勢,並且要求以小組工作團隊(team)的方式來開發推出新產品。情節發展涵蓋企業目標﹑領導者的角色扮演﹑組織變革﹑授權,以及領導管理的技巧等,其中又以組織變革的部分(小組工作團隊)所引發的問題更是值得加以探討。

團隊合作(teamwork)是一個令人耳熟能詳的名詞。從小我們便被教育「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然而究竟什麼是團隊合作?如何能真正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呢?這恐怕是知易行難了!(It's easier said than done!)管理諮詢專家道格‧史密斯(Douglas Smith)曾為團隊下過如下的定義:團隊是一小群具有相互彌補才能的人,致力於共同的宗旨﹑績效目標和努力途徑,並且共同承擔責任。事實上,要能夠充分發揮團隊合作力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這正是管理的奧妙所在。

本書將主角如何周旋在一群背景截然不同的成員中,歷經許多波折,終就凝聚成一個鬥志高昂的飛狐小組,圓滿達成目標的過程,刻畫得相當寫實,使人不知不覺地融入情節中。其中尤有一些發人深省的對白,將小組團隊的關鍵成功因素含蓄地表現出來,使人讀後不禁咀嚼再三。 在閱讀這本企業小說前,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管理理論的演進。馬克思說:擁有生產工具的人,決定了經濟結構,也就掌握了權力。爾後,時代改變了,在一九三o年代,歷史學家博恩漢(James Burnham)發覺專業經理人能有效控制公司這一個生產工具﹑建立制度,也就取代了資本主的地位,取得了實質的權力。

今天的環境又改變了,生產工具不再是機器設備,而是員工的創意與才華。印第安那大學教授貝拉斯可(Belasco)和史岱爾(Stayer)認為:傳統領導風範是-員工負責提出問題,經理人則負責提供答案;這樣本末倒置的模式,使得經理人實際上是在替部屬做事。新的領導典範要讓員工做主人-把傳統的本末倒置關係扭正過來;領導者的工作主要是拋出問題,然後要求並協助員工自行負責解決。因此,飛狐小組的成功亦須歸因於管理階層的充分授權。 然而這種專案團隊亦有以下盲點:專案經理與行政部門主管間的職權衝突﹑組織資源的分配﹑專案成員在忠誠上的心理負擔,及組織變動下所產生的人事不安定等。這些問提都有待經理人發揮智慧去克服組織變革的阻力

此外,這本書也使我們必須思考一個企業常面臨的問題。當一個企業在草創之初,人人身兼數職,一切都顯得朝氣蓬勃。隨著時間的累積,公司在大家不分彼此的努力下漸漸成長茁壯,業務的拓展造成組織的日漸膨脹,分工合作及分層負責於焉而生。科層式(bureaucratic)的組織下,每個人都只是一個小螺絲釘-也就是說,一件工作必須仰賴許多人的群策群力才能圓滿達成。 隨著公司業務的擴增,組織無可避免地日益龐大,組織的層級也不可避免。員工愈多,分工愈細,行政官僚的文化也就產生。一件公文的旅行須經過各層主管,若是跨部門的事項,還要透過開會或花更多的時間才能順利解決。

一般來說,類似書中這樣的公司不外有以下的通病:

  • 員工關心升遷的發展勝於工作的內容。 

  • 部門本位主義造成跨部門性工作的協條窒礙難行。 

  • 員工的工作單調乏味,例行的行政淹沒了創意的發揮。 

  • 分工過細,員工難對公司的營運有通盤的了解。 

  • 員工總覺得自己很渺小,工作的表現對於公司整體的營運似乎是杯水車薪。 

當一個公司有了以上的通病後,要推動組織變革便會遇到許多人為的阻力:如組織中已享有公司資源的既得利益者(通常這些人不喜愛變革)﹑害怕在變革中失去工作的人,及冥頑不靈者(懷抱舊典章而抵制新文化的人)。各位也將看到這些阻力在這本書中不斷出現,最後仍有賴該公司經營當局運用智慧一一化解。

天下文化能將這本暢銷的著作譯成中文實是讀者之福,我願樂意地將這本書推薦給大家。對於企業的朋友,相信這本書將給您帶來啟發;而對於還在求學的商學院學生而言,這篇小說應可作為組織理論個案討論的最佳教材。 

巴特曼 作者
企管顧問兼業餘作家。曾多次參與跨部門小組運作,研究過惠普科技、奇異電氣、通用汽車等大型公司之小組案例,對企業組織中團隊合作的有效模式有極精深的洞見。著有《汽車戰爭》(CarWars)等書。
施惠薰 譯者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行銷管理系畢,現任職於報社,擔任企劃工作。譯有《金錢語錄》、《飛狐行動》等書。

1995/03/15

BCB120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 cm

黑白

957-621-259-6

384

460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