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物理學的疆界正在改變中。現在,科學家不但問世界「如何」(how)運作,還會問「為什麼」(why)世界是如此運作的。 愛因斯坦在二十世紀初問「為什麼」,但是一直到最近十年來,問「為什麼」才成為粒子物理學的常態科學研究。 在回答「宇宙為什麼如此運作」的理論中,建立在十一維世界的弦論是最具企圖心的,而弦論預測:大自然應該是超對稱的! 「超對稱」也是一種對稱性質,之所以冠上「超」這個字眼,是因為這種對稱太令人驚訝了。 超對稱理論最重大的意義在於:它提供了一扇窗,幫我們從自身的「大世界」看到弦論的「小世界」。 找尋超對稱,正是當今物理學界的一齣重頭戲!
總 序 激發出半個愛因斯坦 高希均 序 當今物理學界的超級任務 維敦 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下未能解決的問題, 理論物理學家寄望超對稱理論能加以突破。 前言 弦論預測大自然是超對稱的 凱恩 本書的重點在介紹超對稱理論, 闡釋超對稱理論與弦論的關係,以及說明如何驗證超對稱理論。 第一章 科學法門 我們把理論看成是一道方程式或幾道方程式, 另一方面,我們用方程式的解來描述世界,兩者構成所謂的科學。 第二章 標準模型 過去的研究已經建構了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 它能完整描述建構世界的基本粒子和作用力。 第三章 有效理論 超對稱理論也是有效理論,它可說是能將我們從標準模型 帶領至基始理論(約一蒲郎克長度)的倒數第二個有效理論。 第四章 超對稱 超對稱並不是為了解決理論矛盾或實驗難題而量身訂作的, 但它居然做到了。 第五章 搜尋超伴子 粒子偵測器就像是全世界最大的電視遊樂器, 能找到新物理的人便「贏」得遊戲。 第六章 宇宙的質量 將標準模型粒子的總質量相加,也不足以解釋宇宙中的所有質量, 而最輕超伴子卻可以。 第七章 希格斯物理 希格斯玻色子是完全不同於已知粒子的全新粒子。 希格斯物理是目前為止解決質量問題的唯一途徑。 第八章 超對稱面臨的挑戰 超對稱理論是有效理論而非基始理論, 一定有它不能解決的問題。 第九章 超對稱、弦論及基始理論 即使弦論是正確的, 它仍然不是基始理論。 第十章 真能瞭解宇宙起源與自然律嗎? 科學就是這樣,在抵達目標前我們不會知道那裡有什麼, 唯有成功時,我們才會確定問題的答案。 附 錄 附錄A 標準模型下的希格斯機制 附錄B 超對稱下的希格斯機制 附錄C 超荷子與超中性子 附錄D 額外維度?大尺度額外維度? 建議書目 譯後記 郭兆林
前言 弦論預測大自然是超對稱的 如果你不厭其煩,你便能透徹瞭解真理, 因為一個謎將解開另一個謎; 如果你看透自然最幽暗的祕密,即使夜晚一片漆黑,也不會迷失道路, 因為真相自然會照亮真相。 ——取自盧克利修斯(Lucretius,古希臘哲學家,創原子論)之《宇宙的本質》 對於老式鐘錶的運轉有興趣的人,能夠將鐘錶的內部構造講得一清二楚,這是大眾所能夠理解的事。不過,若說到現在物理學家對於次原子世界的運作機制也有清楚的圖像,能夠理解的人就不多了。這個圖像是建立在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上,是對宇宙基本結構的描述。研究鐘錶的人不僅能夠描述鐘錶如何運轉,也能夠解釋為何它們會這麼運轉﹕為什麼大大小小的齒輪會一個帶動一個,模擬時間的運行。現在,物理學家也漸漸能夠看透宇宙的運作,並說明他們研究的定律為何能夠創造和維持自然界的運行。 想瞭解鐘錶的構造,看鐘錶師拆裝是個好方法,而瞭解大自然的好方法,則是和自然學家散個步。這本書就是讓有好奇心的人,藉由輕鬆的散步,能夠觀察粒子和粒子的行為。我們不僅可以漫步在標準模型現有的領域中,也能夠漫遊在尖端的範疇裡。或許我們的知識很快就會碰上突破,帶領我們到達更遠的地方。基於實驗和理論上的理由,許多粒子物理學家認為,下一個重大的發現將是超對稱存在的直接證據。本書的主題,就是要探討科學家的推論,以及若找到直接證據的意義。 標準模型仍有未竟之功 在探求物質世界運作的過程中,隨著近幾年來標準模型的發展和驗證,第一個求知階段的研究已近大功告成。標準模型(在第二章會介紹)對於基本粒子以及自然作用力的描述很清楚,至於我們所看到的許多物理現象,也能夠成功描述。標準模型包含質子、原子核、原子、分子、凝體、恆星等等諸多行為的基本原理,它已經解釋了許多以前所不瞭解的事,做了數百次成功的預測,其中還有許多深具戲劇性。在標準模型的適用範圍裡(見第三章),沒有現象是不能夠解釋的——雖然,有些計算太過複雜而無法運算。儘管標準模型未臻完美,例如希格斯物理學,不過,這些並不會影響大多數的解釋和測試。 如果標準模型能成功描述世界,怎麼會有物理學(如超對稱理論)超越它呢?有兩點原因:第一、標準模型無法解釋宇宙學上的一些問題;宇宙學是一門從大尺度研究宇宙的學問。例如,標準模型無法解釋為何宇宙是由物質而非反物質(見第八章)所構成的,也不能解釋宇宙的暗物質(見第六章)是什麼?超對稱理論卻能夠對這兩個謎題提出解釋。 第二點,物理學的疆界正在改變中。現在,科學家不但問世界如何運作(標準模型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還會問,為什麼世界是如此運作的(標準模型卻不能回答這個問題)?愛因斯坦在二十世紀初問「為什麼」,但是一直到最近十年來,問「為什麼」才成為粒子物理學的常態科學研究,而非僅是哲學性的思考。在回答「宇宙為何如此運作」的理論中,建立在十一維世界的弦論是最具企圖心的,雖然,目前對弦論的研究僅限於研究理論本身,而非像過往一樣採用理論與實驗交流並進的方式,不過,弦論研究已經獲得重要的進展,令人相當興奮與期待。倘若弦論真的成功了,大家都會很高興。而正如維敦在本書的序提到,弦論預測自然界應該是超對稱的。 期待超對稱理論打開新疆界 超對稱理論的想法是驚人巧妙的﹕如果方程式中的某些粒子互換,這些代表自然界基本定律的方程式並不會改變。這就像是將紙張旋轉九十度,紙上的正方形看起來仍然相同一樣,當施予某些操作後,若方程式不改變,這些方程式便被視為具有對稱性。「超對稱」正是一種對稱,之所以冠上「超」這個字眼,是因為這種對稱更令人驚訝(見第四章),比以往發現的對稱更不易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對於標準模型不能夠解釋的現象,特別是希格斯物理,超對稱理論已達成重要的結論,我們將在第四章、第八章談到。 超對稱理論最重要的意義是,它提供了一扇窗,使我們能夠從自身的「大世界」看到弦論的「小世界」,透過實驗來測試弦論、發展弦論。超對稱理論可謂開啟了第二個求知階段。 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超對稱理論還只是個想法,有許多間接證據指出超對稱是自然律(law of nature)的性質,不過還沒發現有直接證據可以證實,也沒有證據可以反駁。目前設有加速器的機構正開始在訊號可能出現的範圍裡尋找(見第五章),我希望若找到超伴子和希格斯玻色子後,本書所呈現的資料仍是有效又有趣的,所以本書的重點在介紹超對稱理論、闡釋超對稱理論與弦論的關係,以及說明如何驗證超對稱理論。以後我們從實驗獲得正面訊息時,便可以再深入討論。 如果超對稱性確實存在(縱使現在還沒有辦法看到),我們就可以用系統性的方式分析自然界基本定律,如果超對稱不存在,那就辦不到了。雖然有不少間接證據指向這個世界確實是超對稱的,不過現在還未獲得證實,這值得我們繼續努力。
2002/07/30
BCS116
天下文化
平裝
14.8cm x
黑白
9789864170272
268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