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從第一個孩子呱呱落地,我們才慢慢摸索如何做父母;從教養老大的經驗,我們或多或少調整對下一個孩子的教養方式。眨眼間,孩子就長大離家了,有些父母到老才意識到,自己過去的教養方式,為親子關係留下許多遺憾。
合宜的教養是需要學習的,經典的兒童發展理論,不僅能幫助我們更了解孩子,也同樣能反省並了解自己的成長歷程。藉由雙向的思考與學習的過程,必會讓父母成為孩子生活和學習上的助力。
歷久不衰的經典理論與幼教研究,絕對是教導孩子的生活寶典,跟著大師教孩子,就對了!
啟發孩子的學習智慧,究竟該依學校老師這樣教,還是照親友說的那樣做?東也想聽一點、西也想學一些,
請看「理論」怎麼說:
● 一個人的身高、長相、智商,會受到先天遺傳影響,一個人的性格,更受先天遺傳影響極大!
● 父母不只需要了解並接納孩子的先天性格、因材施教,也應該透過量表,知道自己的性格與教養風格,並尋求必要改變,達到「親子契合」的理想目標!
● 佛洛伊德說:「人的基本個性在六歲左右即已建立,爾後一生改變不大。」因此,幼兒時期是後天個性建立的關鍵期!
● 「玩」是幼兒最自然、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 孩子不合邏輯的言行想法和遊戲方式,是學習成長的必要過程,父母不用急於糾錯!
● 孩子的某個問題行為,可能是一個非自願的生活變動所引發的,父母做任何改變前,務必小心謹慎!
● 真正的「管教」不是處罰指責,而是「愛」與「引導」!
皮亞傑、艾瑞克森、福祿貝爾、佛洛伊德等
10位大師理論,8個深入淺出的教養守則,
打破「理論知易行難」的迷思,讓父母有根有據、輕輕鬆鬆教孩子。
曾經,孫立葳也認為在現實生活中,理論沒有什麼實質的用處,
但在從事幼兒教育三十年、也自己生養兩個孩子之後,
她才發覺自己竟在不知不覺中,將這些理論活用在教學與生活裡。
正因為如此,這本書將從幾位大師觀點以及豐富的幼教研究,
整理出幾個重要的兒童發展領域與階段,來幫助父母充分了解孩子;
除了可以了解幼兒的共同特質,也能找出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提供合宜的引導。
同時,父母也應該充分了解自己,
才能精準找出因為天生性格不合而產生的親子衝突所在,朝著「親子契合」的目標共同努力,
進而協助孩子順利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快樂、自信且成熟的個體。
自序 「人的發展」是每個人的必修課程
前言 理論有大用
第1章 你了解孩子的天生性格嗎?
理論這麼說:孩子天生本質大不同
跟著大師這樣做:了解並接納孩子就是這樣的人,因材施教
◎「天生本質量表」使用說明
◎父母想一想
第2章 把握孩子個性建立的關鍵期
理論這麼說:幼兒時期是後天個性建立的關鍵期
跟著大師這樣做:了解幼兒每一個社會情緒發展階段的需要,給予支持與教導
◎父母想一想
第3章 如何激發大腦的潛能?
理論這麼說:刺激過多或過少,都不利大腦發展
跟著大師這樣做:配合幼兒的周遭環境,給予大腦適度且適量的刺激
◎父母想一想
第4章 「玩」與「學」之間,大有學問
理論這麼說:「玩」是幼兒最自然有效的學習方式
跟著大師這樣做:為孩子營造「從做中學」的生活環境
◎父母想一想
第5章 你從什麼樣的角度看孩子的智能?
理論這麼說:每個人都有八種基本智能,且各有程度上的差異
跟著大師這樣做:鼓勵孩子發揮強項智能,進一步連接發展弱項智能
◎多元智能量表
◎父母想一想
第6章 你清楚自己的教養風格嗎?
理論這麼說:民主型教養最有可能協助孩子達成目標
跟著大師這樣做:先認清自己的教養風格,再進一步調整
◎教養風格量表
◎父母想一想
第7章 孩子生活中的蝴蝶效應
理論這麼說:生活中的任何決定或改變,都是環環相扣的
跟著大師這樣做:養成檢視孩子生態環境系統的習慣
◎父母想一想
第8章 如何管教孩子的問題行為
理論這麼說:找出每個問題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
跟著大師這樣做:藉由「解決問題的過程」,幫助孩子學會「自制」
◎ 父母想一想
所謂成功的教養,不僅是協助孩子發展並激發他的潛能,達到極致,更不忘順著孩子的興趣,幫助他做喜歡的事,成就他的夢想。正因為如此,這本書將從幾個重要的兒童發展領域與階段,來幫助父母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除了可以了解幼兒的共同特質,也能找出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書中也會建議父母,如何根據幼兒的共同特質及自己孩子的個別特質,提供合宜的引導。
雖說沒有任何一種教養方法可以適用於所有孩子,不過多年來,豐富的幼教研究已經明確指出了教養幼兒的一些基本原則,父母只要把握這些重要原則,用心帶領孩子學習,就會逐步看到效果。
這些重要的原則是什麼呢?答案就在歷久不衰的幼教理論中。
人們常開玩笑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話中隱含著「照書養不易」、而且也未必有效的「理論無用說」,認為照著專家學者書中所說的理論來教養孩子,不但麻煩,而且很多時候不知如何靈活應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好像沒有什麼成效。父母們用心用力,卻得不到太大的成果,日子一久,自然氣餒,教養的態度就真的隨意起來了。
許多人將「理論」視為學術研究的成果,是束之高閣、考試才用得到的東西,完全不認為在現實生活中,「理論」會有什麼實質的幫助。我曾經也這樣認為,然而從事幼兒教育三十年、也生養了兩個孩子以後,我愈來愈發現,每天在課堂中講述的、和學生討論的、對我而言老掉牙的「理論」,居然早在不知不覺中,被我應用在與幼兒的互動、對幼教老師及幼兒園的輔導、與家長的溝通,以及教導自己的孩子之上。
這些歷久不衰的幼教「理論」,真的是教導幼兒的生活寶典。我懷著感恩與急切的心情分享,希望能將對我個人和我接觸過的父母、老師們最有幫助的幾個理論,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應用的方法,整理爬梳成若干重要的原理原則。
本書分享的「八方面理論」,都是在現實生活中經過專家們對兒童長時間縝密的觀察與研究,而得到的結果,也就是由實際經驗推論而出的教養原則。為了打破大家總以為理論知易行難的迷思,本書盡可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輔以我碰過的實際例子來說明如何應用理論。
摘自《跟著大師教孩子:8個理論、10位大師觀點,啟發孩子的學習智慧》前言
畢業於台灣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1986年完成美國紐約大學幼兒教育碩士學位,
1993年獲得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博士學位。
期間任教於多所高品質的幼兒園。
孫博士曾任台灣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專任副教授,自2007年開始擔任美國加州De Anza College兒童發展教育系專任教授,目前也是加州州政府學院事務協調專員,以及灣區華人幼教協會的會長。
除了身兼幼兒園教師、園長訓練與輔導,孫博士多年來更致力於社區親職教育工作。
2014/09/22
BEP013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x21cm
套色
9789863205586
224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