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從「全民亂講」、「全民大悶鍋」到「全民最大黨」,王偉忠團隊在華人世界電視史創下多項傲人紀錄:
.成功結合「時事」與「娛樂」的綜藝節目
.首度開放觀眾call in的live綜藝節目
.外國人讚嘆的台灣創意之光──國際媒體CNN、NHK、新加坡電視、半島電視台、鳳凰衛視等專題報導
.中國大陸領導階層必看的台灣節目,了解台灣社會的重要途徑
.目前最長壽的模仿節目,模仿角色超過1000個
.讓「娛樂」成為一股新的「社會影響力」,臧否社會亂象
.開創「模仿虛擬人物」、「非名人」的先例
.創造史無前例的模仿手法──把所有已知的事情當作素材,創造出事件的「偽歷史」
在這些紀錄背後,是一個「工作量驚人、一個爐火溫度高達幾千度天天熬煉創意如同熬煉鋼鐵的工廠」,代表的意義是超越不可能的創意,而更令人佩服的是他們的執行力,就像王偉忠說的:「創意不執行,形同胡謅。」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電視節目的製作,不過,王偉忠團隊在執行創意時的態度與發想邏輯,甚至紀律、責任感……種種「台下十年功」,將會是一本足以讓你通行江湖的武功祕笈。
只是,切記,拿到了祕笈,自己也要努力練功,才能打下屬於你的一片天。
【推薦序】
金融黑暗中的一道光 黎智英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 陳浩
(排序按照來稿先後)
【自序】
感謝有機會「不一樣」 王偉忠
回想這二○七三個日子 陳志鴻
1. 創意是......
2. 哪裡找源源不斷的創意素材?
3. 創意隱藏在廢話中──Ya教授的輪仔
4. 創意是發現不是發明──訐譙阿勇
5. 創意是組合之妙──阿洪之聲
6. 創意是反洗腦──我就是ㄞ台灣
7. 創意是顛覆一般人的邏輯──芒果亂報
8. 創意眼裡,小人物不是小人物──張國志人市分析師
9. 創意是透徹瞭解社會──海協會記者會
10. 創意是老東西新玩法──名人傳真
11. 創意是探討宏觀議題──哈佛沒教的字
12. 創意是結合原創與聯想──施主席的轟趴+惺光大道
13. 創意是一再突破──阿匾系列
幕後機密大曝光
黎智英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
我在台灣住了將近八年多,對台灣社會的精神面貌算稍有了點認識,便想找機會見識兩個人:一個是林懷民,另一個就是王偉忠。可惜,兩位我一直沒機會正式見面,雖然我在——中天電視——周盛淵的辦公室下遇上王偉忠,寒暄了兩句,卻沒有交談過。
我所認識的王偉忠,是從他創作的電視節目:《康熙來了》、《全民大悶鍋》和《超級星光大道》等,很佩服他的創作能力。想和他認真交談,便希望儘管不是被他醍醐灌頂,也可以被他的創意所啟發。
另一方面他吸引我的,是在電視上看到他躊躇滿志的自信。他這份自信,使人覺得這個人會有排除萬難,翻天覆地的氣魄,這樣的人物我真想見識一下。
他現在紅透半天,我為他的書寫序不是錦上添花,反而別人會以為我在叨他的光,往自己臉上貼金,這可不是我想幹的事。
我不想為他的書寫序,如果有人會以為那是因為他在《全民大悶鍋》找了邰智源來扮我,挖苦醜化我,我心生不忿,那就錯了。其實我一點都不介意,他那種搞笑幽默感,令我看了哈哈大笑,不僅不介意,而且覺得是抬舉了我,我想這便是王偉忠創意犀利之處吧!我看得過癮,後來還毛遂自薦粉墨登場上過他節目扮自己呢!(雖然很多朋友看了後說,邰智源扮黎智英比我更像黎智英。)
我想,現在經濟嚴重不景氣,許多人被裁掉,失業了;也許看了他的書會被他的創意啟發,毅然出來創業,闖出一番新天地,這會是多有意義的事情呀!我知道我為他的書寫序不會幫他賣多些書,但有機會參與這工作還是蠻有意思的,因此我決定厚著臉在這裡當個南郭先生了。
王偉忠的創意最值得我們觀摩、學習,是因為電視製作需要日日有驚喜,天天新鮮才能成功,這是最難做到的。若然我們可在他身上學得到一招半式,便不愁在其他行業創作發展了,這是我認為這本書最值得仔細咀嚼研究的地方。
讓我隨手翻出書中有關創作的金句:「創意一定與創作者的生長環境有關。」說明了創作者一定要認清創作的對象,針對市場的需要。
王偉忠說,他習慣用漫畫的方式思考,「把嚴肅的問題卡通化。」這是個很精彩的創作心得,能夠將複雜事情簡單化,便是創作的精髓。
「把創意當作興趣,那處處是機會。」也是真知灼見,因為創作靠的是鍥而不捨的激情。沒有激情,再聰明也創作不出好作品。
「創意向來不是發明,而是發現。」這十二個字把創意的本質清楚剖白了,因為創作不是無中生有,空中樓閣;而是在不斷嘗試,在錯誤的教訓和啟發中發現。
好了,我不再引述了,如果你對創作有興趣的,這會是令你思潮起伏,也是本很好看的書,你自己用心仔細看看吧。
摘自《這些創意不是亂講》推薦序
王偉忠
這幾年,經常有人問我如何搞創意,我總是推衍到一個理由,那就是小時候父母沒讀什麼書,個性又自由樂觀,反而給了我一個廣闊的空間,聽起來好像我這「咖」是渾然天成、自成一格。現在想起來,這一路讓創意變為成績,要感謝的人還挺多的。
一言以蔽之,謝謝那些給我們機會展現「不一樣」的人,一個長輩,數群師長,要打開胸襟,允許一群小夥子做一些與他們理念、態度不一樣的玩意,說起來真不容易!你想想看,有權力者有能力,有能力者多自信,多自信者信你嗎?所以我必須說「大謝特謝了」!
時光一瞬,我自己也為人父、為人師、為人長了,看著自己孩子和同仁漸漸長大,也開始有他們的想法和創意,我如何與他們相處,激發他們的想法,並且製造機會,讓他們飛翔在無形創意之中,而有一天自嚐那成果的豐碩或苦澀,也變成了我的責任。
無一天不告訴自己,打開耳朵聽聽年輕人說什麼,督促他們讓他們說到做到,因為創意不執行,形同胡謅。
這本書我們將電視節目「全民」系列中,自認較有創意單元從發想到完成記錄成冊,其中過程,頗富饒趣,想搞創意的人可看看門道,想輕鬆過目的人可看看熱鬧。二○○九年開春,祝福大家,新年快樂,今年有些「不一樣」的趣味!
摘自《這些創意不是亂講》自序
陳志鴻
「二○七三」這不是密碼,也不是北檢所的編號,更和二一八五沒有任何關係,這是我跟在偉忠哥身邊,被他摧殘的日子。
從「全民亂講」、「全民大悶鍋」到「全民最大黨」,這二九八五一二○分鐘以來,我每天不是追著時間跑,就是時間追著我跑,每一集live播出前,都必須擠出有趣又有創意的內容。
這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偉忠哥要求還要有社會意義,這不是一個讓大家哈哈笑就好的節目嗎?錯!這是一個要讓大家哈哈笑完之後,又能反省自我的喜劇節目。
這說來簡單,但做起來有多難,你試著把《論語》變成笑話來講,你就知道有多難。每當我以為我的東西被榨乾之後,隔天莫名奇妙的又會被擠出一些些我自己都想不到的東西,就這樣也寫了八百萬個字。
每當我回頭看看過往這八百萬個字,我看到的不只是燃燒我的小宇宙寫出來的血淚史,更看到了台灣這幾年來民主進步的歷史。
幾年前我只是一個電視小助理,唯一會做的工作就是跪在地上寫大字報,曾因為字寫得太醜而被罵「X你X的X」;後來開始寫劇本,因為寫得不好而被罵「X你X的X」;寫了一段時間後,覺得自己寫得不錯,還是會因為一句話寫得不對,而被罵「X你X的X」;就算有時熬夜寫完一個自己覺得一百分的作品,換來的還是一句「X你X的X」。
有時想想,我也是人生父母養的,為什麼要這樣天天被X(當然現在當製作人後就知道為什麼以前常被X,因為現在我也會忍不住X人),我想這是每個電視人都會有的共同經歷,差別只在被X的次數多和少。
那為什麼每個搞電視創意的都可以熬下去呢?難道真的是上輩子做壞事,這輩子做電視嗎?
直到某一天我師父偉忠哥的一句話讓我懂了,為什麼我要做電視,他說:「你不是在做一個電視節目,你是在做一件會在歷史留名的事,這是你能為台灣貢獻的一點力量。」
剛聽到這句話時,我心裡OS是:「不過是做節目,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嗎?」
是的!而且節目的影響力超過我的想像──顏清標曾寫信到節目,希望白雲模仿他時不要吃檳榔,因為他戒了;朱鳳芝曾打電話來,希望許傑輝模仿她時衣服穿好看一點,如果有需要,她願意提供;蘇貞昌因為這個節目創造的一句流行語:「大家好,我是蘇貞昌,衝衝衝!」而從此當成是競選口號,謝長廷曾經自己發明一句口號:「天靈靈,地靈靈,台灣要和平,我是謝長廷。」而希望我們模仿他時能講這句口號;SHE曾經感謝過我們模仿她們;周杰倫的媽媽很喜歡看我們模仿周杰倫……。
這幾年來,我們的創意默默的影響著各界名人,唐太宗說過:「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或許這個節目沒有偉大到可以讓政治人物明得失,但我們的模仿像鏡子一樣,反映著他們的言行舉止,也可以幫台灣百姓解悶,這樣的創意也引起了國際媒體的注意,像是美國的CNN、日本NHK、香港鳳凰衛視、新加坡電視、半島電視台、甚至遠從法國來的電視台,都曾為全民系列做專題報導,原來創意也可以讓世界看到台灣。
很多人最常問我的一個問題就是,創意哪裡來?我想這本書已經講得很清楚,但卻很少人問,搞這些創意的目的是什麼?我想就是在混亂對立失望的政治中,為台灣帶來一絲絲的笑聲。
摘自《這些創意不是亂講》自序
王偉忠的創意最值得我們觀摩、學習,是因為電視製作需要日日有驚喜,天天新鮮才能成功,這是最難做到的。若然我們可在他身上學得到一招半式,便不愁在其他行業創作發展了,這是我認為這本書最值得仔細咀嚼研究的地方。
──黎智英
你若如我,也進了後台,看他導戲、演員磨戲、調這整那、丟鞋子罵人,不厭其煩,幕後既是技術,也是魔術。然後你再讀這本書,王偉忠以寫武功祕笈的態度,把一個無可取代的節目的前置作業,從創意發想到創意執行,解剖式的Case Study,都呈現在讀者面前,你可一目瞭然,他和整個團隊每天硬橋硬馬,既是個體力活兒、也是智力活兒、更是耐力活兒。
──陳浩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現任金星娛樂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1980年代起製作節目「連環泡」、「週末派」、「嘎嘎鳴啦啦」、「2100全民亂講」、「全民大悶鍋」、「康熙來了」、「超級星光大道」、「舞林大道」;戲劇節目「住左邊住右邊」、「江湖.com」、「光陰的故事」;2008年製作眷村舞台劇「寶島一村」。王偉忠相關著作有《歡迎大家收看》(天下文化出版)、《偉忠姐姐的眷村菜》(時周出版)、《我是康樂股長》(時周出版)等。
政治大學畢業,曾經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現職寫作。另以筆名「黑鳥麗子」在報章發表日劇與日本流行文化評論,曾出版《黑鳥麗子白書》(大塊)、《追男日記》(皇冠)、《歡迎大家收看》(天下文化)。
2009/01/20
BGB280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彩色
9789862162620
228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