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讀書俱樂部會員獨享扉頁印製星雲大師墨寶祝福版,限量500本。
十三年前,星雲大師赴印度菩提伽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西藏貢噶多傑仁波切,把護藏了三十多年,由印度到西藏,再由西藏帶出來的佛牙真身舍利鄭重託付給他,希望他請回台灣,建館供奉,讓正法永存,舍利重光。
佛牙真身舍利世上只有三顆,星雲大師乍聞原本不敢相信自己有此福報,經貢噶多傑仁波切誠懇相告,這顆佛牙舍利經過多位法王認證無疑,並將由十二位仁波切聯名捐贈。同時為了避免印度政府干擾,迎請佛牙舍利必須繞境曼谷,從泰國迎回台灣。從此,建立佛陀紀念館的願力開啟。
克服無數艱難,凝聚千萬人善念共同成就的佛陀紀念館,終於民國一百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啟用,前後歷經十餘年,有太多殊勝的人事因緣值得記錄,因此佛教傳記作家潘煊,開始親歷親訪,撰寫了這本書。她深深感受,佛陀紀念館的規畫,完全是一部「立體佛法」,佛說的一切,都巧妙含容在建築設施中。來到這裡的信眾,透過禮拜佛塔,與佛陀的法身接觸,參觀時自然了解經藏,自然學習佛德,而實踐於日常生活。
星雲大師以八十多歲高齡,一刻不敢懈怠,日巡三回,解決問題,以再次開山的精神,完成弘法利生新建構,他說:「偉大的佛陀並不需要寶塔,而是眾生需要,我憑著這句話而建寶塔。」
本書不但呈現所有佛館建築及空間布局,每一篇文章所描寫的每一個設施,都有星雲大師的慈悲導言,讀者可以隨著這位長者的親自導覽,一步一步認識嶄新落成的佛陀紀念館,一處一處深入佛陀真身舍利所在的人間佛國。
出版者的話 高希均
慈悲與智慧──星雲大師創建的佛陀紀念館
序 星雲大師
建築空間
當你來到佛陀紀念館
當你禮拜佛牙舍利
當你走進本館「三殿」
當你透視本館的塔剎
當你步入「大覺堂」
當你佇足四大「常設展」中
當你仰望「佛光大佛」
當你提筆抄《心經》
當你慢慢繞行「四聖諦塔」
當你頂禮「四大菩薩」
當你深深體會「八塔」
當你欣賞星雲大師的「一筆字」
當你這樣預見「地宮」
當你有緣登上「天宮」
當你看見文殊菩薩的禮物
當你與「十八羅漢」相遇
當你進入佛陀的課堂
當你靜靜欣賞「 護生圖」
當你在「禪畫禪話」前會心一笑
當你注視「千家寺院百萬人士碑牆」
當你沉浸在「靈山」的寧靜中
當你聽見「恆河」的水聲
當你悠遊在「祇園」
當你在「滴水坊」坐下來
當你踏進「禮敬大廳」
人物專訪
從建築體現人間佛教
在建築中學習 在活動中修行
眾緣和合 集體創作
給人歡喜的多元化藝術饗宴
善因緣造就美滿人生
建築師也佩服的智慧尺度
世界性佛教聖地
無私無我大開大闔的格局
在「佛陀的家」賺到健康與歡喜
見證未來的歷史建築
「拈花惹草」莊嚴道場
高希均
當世界出現偉大的新建築時,即為全球焦點。如今這一座萬人矚目的新建築即將誕生,閃耀著文化生命與佛教世界的光芒,那就是──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這座磅礴建築的擘畫者是星雲大師。多年來他有一個深藏於內心的強烈願望:讓世人感受佛陀的精神。在建國百年的十二月,星雲大師實現了願望並把它獻給台灣百姓、華人世界、全球教徒。
回溯發願建館供奉之初,從一九九八年迎回佛牙舍利,這座佔地一百公頃,歷時九年,位於高雄佛光山上,即將於今年十二月落成。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想像這其中經歷了無數的艱辛、無數的心力,及無數的期許。
近幾年我都在佛光山渡春節。每次上山,想聆聽的是星雲大師的話,想看到的就是興建中的佛陀紀念館。每次走到現場,就震撼於紀念館的雄偉;每次離開,心中惦念這座偉大的建築真能如期完成嗎?
最近一次當我漫步在即將落成巍峨的建築群中,不論是仰望中央「本館」,或是遠眺「四聖諦塔」、縱觀「八塔」,從各個角度觀賞,對星雲大師的構思與用心,感動不已。
摘自《人間佛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紀事》出版者的話
星雲大師
回想一九九八年二月,由貢噶多傑仁波切贈送,以及十二位法王聯名認證的佛陀真身舍利,從印度經泰國恭迎到了台灣。其盛況之熱烈空前,眾人之歡喜踴躍,帶給社會無比的影響,我們決定進行建設佛陀紀念館的計畫。此後,從覓地到興建,至今一晃十三年了。期間,幾經人事的奔波周折,多次的工程會議修改,配合政府種種的法令規章,感謝佛光的加被,十方善緣的共同成就,所幸都能一一克服困難,佛陀紀念館在世界眾人的企盼與祝福下,於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式落成啟用了。
有人問:「為什麼要建佛陀紀念館?」其實,這和建設捷運、高鐵的意義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捷運和高鐵是硬體的建設,佛陀紀念館是歷史的建設,是人心的建設。因此,我曾經說過:「誰能有『無我』的觀念,誰就能興建佛陀紀念館。」
完成後的佛館,有禮敬大廳提供各種服務,有三殿八館可以禮拜參觀,八座寶塔、一百零八米大佛巍峨聳立;八宗祖師、十八羅漢慈眉垂目,我們希望所有來到這裡的人,都能與佛接心,點亮心靈的燈光,學習佛陀的慈悲智慧,心靈得到淨化,人格獲得昇華,進而創造祥和安樂的「人間佛國」,明白淨土就在現前,佛陀就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完成後的佛館,它是十方的,是大眾的,只要有人需要它,誰都可以來親近它;它也是文化的,是教育的,無論個人、家庭、學校、機關團體,都可以在這裡團聚、聯誼,都可以在這裡圍繞、教學。我們希望來者能體會眾人願力的成就;我們也期望眾人感受世間善緣的美好。
二○一一年十月
星雲 于佛光山開山寮
摘自《人間佛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紀事》序
出生於埔里小鎮,自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歷任雜誌、新聞媒體編輯、撰述等職。
多年來得遇因緣,寫作佛教傳記與理念,傳達人間美善事蹟。
著有《慈悲在人間:走過尼泊爾震災之路》、《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巡禮》、《人間佛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紀事》、《看見佛陀在人間:印順導師傳》、《法影一世紀:印順導師百歲》、《慢行聽禪:殷琪問法 聖嚴解惑》、《聖嚴法師:最珍貴的身教》、《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相信閱讀:天下文化25年的故事》等書。
江蘇江都人,曾參學金山、焦山、棲霞等禪淨律學諸大叢林。
一九四九年春來台,一九五三年創宜蘭念佛會,奠定弘法事業的基礎。
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以人間佛教為宗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近三百所道場,又創辦多所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雲水醫院、佛教學院,暨興辦西來、佛光、南華、南天及光明大學等。
一九七○年後,相繼成立「大慈育幼院」、「仁愛之家」,收容撫育孤苦無依之幼童、老人,及從事急難救濟等福利社會。一九七七年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纂《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並出版《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編著《佛光教科書》、《佛教叢書》、《百年佛緣》、《貧僧有話要說》等。
二○一七年五月發表《星雲大師全集》,共三百六十五冊,收錄畢生著作。
大師弘揚人間佛教,以地球人自居,對於:同體與共生、平等與和平、環保與心保、幸福與安樂等理念多所發揚,於一九九一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為總會會長,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
2011/11/30
BGB326A
天下文化
平裝
17x23cm
彩色
BGB326A
0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