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因為黃達夫,病人有福了
1999年,黃達夫的《用心聆聽》引起醫學界的熱烈迴響;兩年後,他再次振筆疾呼,開出「正確的醫療才是最經濟的醫療」這張處方箋,強調醫療品質的重要性,黃達夫院長希望透過本書,能將正確的醫療觀念往外傳播,讓國內的醫療環境更加健康,國人的健康也能獲得更大的保障。
序 愛心、熱誠與貢獻 宋瑞樓
自 序 讓和信成為台灣醫界的「對照組」 黃達夫
前 言 細雪
第一篇
第一章 做個好醫師
醫療專業,專業醫療
什麼樣的人適合當醫師
主動做事的精神
追根究柢、據理力爭的精神
耐心聽病人的心聲
臨床教育的內涵
醫學的藝術
滿頭大汗的醫師
愉快的合作的關係
第二篇
第二章 追求醫療好品質
台灣醫界的信條,是什麼
醫療e化後,病人更有福
病歷品質反映醫療品質
人非聖賢,故須戒慎
轉診的精神
以病人的福祉為優先考量
談李前總統赴日就醫
第三篇
第三章 改變國內的醫療制度
九○%的病人不必看醫師
天下哪有白看的病
三分鐘的門診是全民期待的醫療嗎?
門診行為反映生命尊重的程度
健全健保,保障醫療品質
醫院評鑑的標準
醫院規模和醫療品質
從健保資料分析數據,讓資訊更透明
合理門診量
向善提升,需要全民的參與
興利而非除弊的制度
第四篇
第四章 釐清觀念
積非成是,阻礙進步
醫病關係是相互的體諒
體悟知難行易的哲理
誰在決定台灣人的價值
花錢買希望,值不值得?
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後 記 最美好的禮物
附錄一 做一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醫師
健保制度下醫院經營者如何保障醫療品質
附錄二 對照組 黃崑巖
台灣大學醫學院醫科畢業,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及杜克大學內科、血液學及腫瘤學訓練。曾任美國杜克大學癌症中心臨床主任、美國癌症學會癌症預防、診斷及治療委員會評議委員及主席、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現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內科教授、衛生署國家醫療品質委員會主任委員。歷年來發表有關癌症、血液學、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等各方面之論文及研究報告等共計百餘篇。著有《用心聆聽》、《用心,在對的地方》(天下文化出版)
2001/10/15
BGH037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924-8
221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