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人間佛教何處尋
優惠價
85
$272

人間佛教何處尋

$320

書籍介紹

佛教是個智信的宗教,旨在開啟眾生的智慧,以解決眾生的煩惱、痛苦。人間佛教是現實重於玄談、大眾重於個人、社會重山林、利他重於自利;凡一切有助於增進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

六十多年來,星雲大師所推動的佛教,是佛法與生活融和不二的人間佛教。大師謙稱人間佛教不是佛光山自創,人間佛教的理念來自佛陀。然而大師對人間佛教的創新、實踐、推廣、傳佈,已使得佛教的影響力無遠弗屆,並深深扎根在現代生活的每一個層面。

本書是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完整詮釋,是實踐教法的藍圖,層面涵蓋現代公民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平等;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倫理、道德、立身、群我、資用、情愛、財富、福壽、健康、善緣……,引導我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進而依靠自我,實現自我,從「未覺悟的佛──眾生」,變成「已覺悟的眾生──佛」,在人間走出一條增進幸福人生的成就之路。

出版者的話

另一個年代,另一種呼喚
─為什麼推出「前進的思索」十位自選集

-----高希均

(一)

「天下文化」以傳播進步觀念自許的出版社,走過了三十年,出版了二千餘種書。這使我們自己也驚喜,因為經營的資金全靠自己,所有的收入來自讀者,社會上有逆耳的忠言:「害一個人叫他從事出版」。

創立於一九八二年,那是一個意氣奮發、急起直追的年代;知識飢渴向外學習的年代;那也是一個政治上威權,黨外運動萌芽發展的年代;那更是個人生命力施展與冒險的年代。回望那段歷史,真是台灣快步前進的黃金時期。

二○一二年的台灣已進入另一個年代─前進中產生了迷惘,改變中遇到了土石流。

四小龍「經濟奇蹟」中的台灣,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中仍位居前十名,但面對世界政經的急劇變化,台灣的應對與調適不夠快,不夠準,十多年來一直陷入困局。

一九八六年民進黨成立後,台灣民主浪潮一波又一波─包括一九九六李登輝當選首屆民選總統,二○○○年民進黨的陳水扁執政,開創了民主史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

台灣民主的「寧靜革命」帶給全民莫大的驕傲,但也同時帶來了不寧靜的折騰。幸有二○○八年馬英九的當選,打破了兩岸僵持,否則「自我鎖國」的後果,更使台灣被拋在世界舞台之外。

使人難以預料的是,民主的果實在台灣還未碩壯,在西方國家流行的四個「民主病」,卻同時提早出現在台灣:政黨對立互鬥(討好的政策才有可能通過),利益團體操縱,媒體兩極化,中產階級冷漠。

在「民主病」蔓延之下,知識份子必須挺身而出,發出另一種理性的呼喚,這就是為什麼天下文化在三十週年,由王力行、張作錦與我發起,要出版十本自選集。

這套選集,取名為「前進的思索」,匯集了社會上大家推崇的作者。他們都有專業、有熱情、有理想,不斷以文字、演講、專著等方式與社會各界分享他們的才情、焦慮與思索。

十位作者有開創人間佛教的星雲大師,兼具深厚科學與人文素養的沈君山,報人張作錦,倡導法律正義的陳長文,「永遠站在病人這邊」的黃達夫,「教育創造未來」的洪蘭,充滿「台灣想像」的嚴長壽,「星空之下永遠有路」的姚仁祿,與「時代對話」的王力行,以及自己的「寧靜革命不寧靜」。(其中由於沈君山的健康,他的自選集由張作錦與沈夫人曾麗華編選。)

(二)

十位作者的共同願望是透過他們的文字,能夠凝聚社會向上的力量,產生我們期盼的「前進的思索」。

「前進的思索」是跨黨派,跨族群,跨世代,跨私利。凡是對台灣社會長期發展有利的觀念、政策、主張,一起來獻策,一起來思考,一起來推動。十本選集所提倡的包括了教育的革新、創新的推動、宗教情懷的分享、正義的落實、醫病關係的改進;也包括了要走向均富、創造就業、擴大稅基、節能減碳、兩岸雙贏等。

如果因為這十位人士的說服力,「思索」產生了良性的互動及改革的力量,那麼失去信心的台灣人民,也許漸漸地會發現:

(1)   媒體及民代減少了起鬨及作秀,評論時展現理性的平衡。
(2)   爭取自己人權與自由的同時,不會傷害沉默大眾的利益。
(3)   「利益團體」不會明目張膽的自私與強勢。
(4)   除了低所得及弱勢團體需要照顧,「有能力的人多付稅」,財政赤字必須要下降。
(5)   二種心態必須要改少:(a)靠「保護」來阻擋開放及外來的競爭(如陸生來台就業,會搶去年輕人的工作);(b)靠「白吃午餐」來佔公家及別人的便宜。
(6)   高層執政者,必須要透過各種方式(如辯論、座談、專訪),說服大多數人民,加快各種改革。

「另一個年代」不幸地是:一個「痛定思痛」的年代;因此,「另一種呼喚」必須是「前進的思索」。

星雲大師 作者

江蘇江都人,曾參學金山、焦山、棲霞等禪淨律學諸大叢林。

一九四九年春來台,一九五三年創宜蘭念佛會,奠定弘法事業的基礎。

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以人間佛教為宗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近三百所道場,又創辦多所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雲水醫院、佛教學院,暨興辦西來、佛光、南華、南天及光明大學等。

一九七○年後,相繼成立「大慈育幼院」、「仁愛之家」,收容撫育孤苦無依之幼童、老人,及從事急難救濟等福利社會。一九七七年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纂《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並出版《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編著《佛光教科書》、《佛教叢書》、《百年佛緣》、《貧僧有話要說》等。

二○一七年五月發表《星雲大師全集》,共三百六十五冊,收錄畢生著作。

大師弘揚人間佛教,以地球人自居,對於:同體與共生、平等與和平、環保與心保、幸福與安樂等理念多所發揚,於一九九一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為總會會長,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


2012/07/31

BGB340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2169889

273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