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洪凌擅長運用油畫材料傳達中國山水的悠長意境,在亞洲當代藝術圈內炙手可熱,其作品深獲各地收藏家喜愛,收藏其畫作者包括林百里、曹興誠等知名台灣企業家,更被藝文媒體喻為「大老闆搶收藏」的藝術家。
洪凌目前為大陸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副教授,他的作品自九○年代起即出現在如蘇富比、佳士得等國際藝術拍賣市場上,至今已是擁有千萬元新台幣身價的畫家。
本書包含其畫作特色分析、成長過程、位於黃山的工作室洪廬與其生活美學、熱愛大自然的心境與觀點、飲食記憶與品酒嘗美食的經驗等,呈現意象山水大師所體悟的自然觀、藝術觀、生活觀與人生觀。
第一部 情寄繪畫間
彩筆揮灑一片天
雪域中的天境桃花源--解畫密碼
自寫生風景至意象山水--畫風沿革
第二部 走過來時路
年少歲月
下鄉插隊苦中苦
天外飛來的驚奇
命運,交織在腳踏車的穿梭下
良師益友長相伴
第三部 結廬在人境
洪廬肇建
洪廬的小宇宙
殘破的美感
第四部 賞遊大自然
百里黃山皆畫卷
澄懷觀道,臥以遊之
回歸於自然
第五部 飲食好滋味
舌尖上的鑽石
大廚洪凌
藝術家的感官密碼
獨行——我的油畫山水之路/洪凌
台灣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為我出書這事讓我惴惴不安。一個畫畫的人,作品已可見其精神行跡,如果另用文字來追溯其生活痕跡成一書,這不得不讓我重憶我的生活往事。
今天書多成災已是共識,勞神而無益的事屢見不鮮。但願此書的出版能自然地呈現一個生命的流程,而這個流程的經驗價值能供讀者玩味,以饗讀者之需,我便欣慰。
此書還得感謝天下文化的朋友,特別是鄭女士的辛苦努力。
生於北京南城,我的成長環境是豐富的。南城天橋一帶的市民氣味,前門附近的小商人味道,夾雜著琉璃廠的古文化氛圍,以及家中從外公那一代養下的知識人的生活習性,它們交織在一起,開啟了我童年的心性。而其中唯獨沒有的是官宦之氣,這也是至今我身上所缺少的,但也從未想去尋求。
可以說我的童年心態是自由、天真和樸素的,只是到了文革時多了一層壓抑的灰色,知識份子的出身在當時是不齒的。按說青年時期是性格的形成期、知識的積累期,而文化教育的廢除使得我們當時處於失學的無奈。插隊是我唯一的道路,而天性對於繪畫的喜愛在那個時代救了我。那是一條自我救贖的精神出路。大凡精神的創造離不開文化的滋養。我的開口「奶」吃得不足,那是離開戰爭才不久的年代,百廢待興。「斷奶」又晚,一直到了八○年代中期,改革開放以後上了中央美院油畫研修班才斷奶。那時我已經三十出頭了,但精神上對母體的依戀卻會是終其一生的。
想來我的人生經歷並非只是個人生命的簡單流水。因了那個時代的不平靜,因了個人有著藝術追求的方向,才顯得略有了幾分姿態,折射出了幾點光斑。歷史的價值往往是時間上精神彌留痕跡的意義。中國這樣一個國家,由於它的政治文化經濟在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處境,決定了它不同歷史時期的現狀,個人的命運也就自然地被裹夾在其中。而爭取與逃脫,另尋別境,又是人之本性。
馮友蘭先生在講到大凡人生成功的條件時,是這樣下的結論:一是天分,二是勤奮,三是機緣。這第一點我不敢說自己有多強,但這些年在藝術的事功上有那麼一點點長進和成績,的確有賴於後面兩個原因。憑藉著天性中那點執拗而沒有隨了潮流,反倒是走自己的路,從於心才能顯現持久的力量,也才能行走出你生命中活躍的痕跡。
每個生存於大起大落時代的人,行走的姿態緣於內心價值的判斷。哪怕那一點點內心的堅守都異常的寶貴,也才給自己贏來尊重的機會。曾經在中國那樣一個政治體制下,山水繪畫是不被重視的,因它無法成為政治的工具,具有使用價值。而今天所謂的先鋒藝術,也由於它的「陳舊與落後」不具備文化的挑戰性而被放棄。但我認為在眾藝術題材中,唯其最具養育心靈的力量,唯其最具有吐納抒懷的功能,唯其最具有文化歷史的穿透力。
走入山水間,這二十年使得我的心性逐漸成熟、發展、強大。作為一個知識份子的可貴在於精神的獨立,看重的是精神的操守,這使得他天然的對於時政有一種警覺,保持一定距離。中國的山水文化發端於兩宋,它穿過了宋元明清,歷千年而不衰。這條精神文化的主線顯現著中國文化人的操守,撫慰了多少傷感的靈魂,激發了多少高尚的情懷。它的發展不斷地散發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性魅力,也養育著一種東方文人特有的人生態度,那是一種多麼高貴的精神堅守!慶幸二十多年間我能用斑斕的油畫之筆浸淫於這個古老的東方情懷之中。此書既然表達的是我的心性與自然的長久默契,那麼就把它也獻給我熱愛的大自然吧……
衝突的精采
我喜歡洪凌的畫。對我來說,他不只是個畫家。和他聊上幾句,黃湯幾杯下肚之後,他是個懂得下廚懂得吃的老饕,也是個紅白酒精通的品酒專家,他特愛中國白酒,我請他喝過金門高粱。
要把洪凌從以前到現在的故事一次說完,恐怕是有困難,文化大革命下鄉落戶的經歷,恐怕太沈重,那麼談談他的畫吧。洪凌雖然畫的是中國山水,用的卻是西方油畫顏料,真是衝突的精采。黃山很美,但我沒見過可以有人把黃山畫得這般意境,怎麼說呢?如果黃山是美人,洪凌給它穿了四季變換的彩衣,迷人、大膽、蕭然、淒美。黃山對洪凌說:「算你懂我」。
除了作畫,洪凌這人身上有太多好料可以挖掘了,和他聊天,很少有停下來的時候,我們往往愈聊愈起勁,愈喝愈暢意,他本人其實就是一瓶好酒!
如果在黃山,看洪凌的畫,吃他家的菜,喝金門的酒,那真是美極了,有空要和他混混!
──知名電視製作人王偉忠
洪凌,一九五五年生於北京。現為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畢業於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美術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修班。長年旅居於黃山已二十年。 一九九七年與二○一一年曾分別參加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其作品深獲各地收藏家喜愛,被藝文媒體喻為「大老闆搶收藏」的藝術家。 在油畫語言中融入中國意象山水精神的探索,其創作成果被畫壇視為中國當代油畫中一枝獨秀的典範。
在出版與雜誌界的工作資歷逾十五年以上,目前在藝術界工作。其他經歷包括出版社企畫、主編等。
2012/10/31
BGB356B
天下文化
平裝
17x23cm
黑白
9789863200628
272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