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同胞們!莫再沉淪!
優惠價
$330

同胞們!莫再沉淪!

為什麼我們不早點手牽手?

書籍介紹

擔任監察院長六年,王建煊以沉痛的心情寫下這本書。本書用了相當篇幅描寫監察院的墮落,也寫了政府的失能、法治的不彰、社會的不公平與不正義,以及媒體亂象與國會的腐敗。王建煊道出許多大家不願,甚或不敢講的禁忌,但他認為,一個時時以台灣人民為念的人,就應該時時用愛心說誠實話,得罪人又何妨?愛之深,責之切,憂國憂時的王建煊認為,台灣早就在bye-bye的路上,是bye-bye的進行式,何時變成完成式,只是遲早的問題;但是他也認為,只要2300萬人能夠覺醒,bye-bye即使變成完成式,也可能很快成為過去式。

序  台灣會不會bye-bye﹖

第一篇 怎麼會跳上賊船的﹖
怎麼會跳上賊船的﹖
簽字蓋章,拿錢吃飯
真好命,今天碰到了院長
認識監委,命真好!
刮別人鬍子易,刮自己鬍子難
湊熱鬧
好康的都要
法官罵被告垃圾
吃飯、領酒、旅遊招待
這樣罪惡感小一點

第二篇 監院自閹!盲腸為何割不掉﹖
監院自閹!
陳聰明是媒體與監委聯手下的犧牲品
李國鼎也被彈劾
行政院長也被我們監察院彈劾過耶!
中國辛德勒被監察院彈劾
監察院關門,國家大吉!
監察院是人權院還是反人權院﹖
家臣、家奴、樁腳監委
食之無味,棄之有益的雞肋
盲腸為何割不掉﹖

第三篇 權力使人發瘋,絕對的權力絕對發瘋
混球是誰﹖
陳聰明寫成葉盛茂
媒體對監察權的影響
錢還是多多益善
同仁寫報告,委員拿鈔票
權力大,人會發瘋
監委提名應負詳細健康證明
真花與塑膠花
你不要把監察院搞小了!
監委需要何種專業﹖
監院主要功能不是肅貪

第四篇 警察抓特種小偷的悲慘結局
警察抓特種小偷的悲慘結局
不信公平正義喚不回!
我們不敢講真話
董事長夫人被罰三萬元
譚爸爸獲永久居留權
毀人名譽易如反掌
1+1=3
有功無賞,打破要賠
黃總長時代結束﹖

第五篇 大蟒蛇的困境
大蟒蛇的困境
很多閣員像小白兔
都是零時工
我們的兵能打仗嗎﹖
博奕課進校園,下賤!
台灣的高科技:詐騙
台灣假!假!假!
大學生素質差,台灣前景堪慮
「我們的競爭對象是日本,不是台灣」

第六篇 我們是造潛艇還是在造夢﹖
我們是造潛艇還是在造夢﹖
一碰到大陸,什麼都走樣
文林苑與反服貿
支那豬滾回去,台灣還有人嗎﹖
日本天皇逝世,台灣人民如喪考妣﹖
文化大革命要來了嗎﹖
會吵的有糖吃
不敢相信的事,終於發生了!
消費者模仿

第七篇 除了罵馬英九,我們還會什麼﹖
除了罵馬英九,我們還會什麼﹖(上)
除了罵馬英九,我們還會什麼﹖(下)
為什麼大家都說馬英九總統無能﹖
鹿耳朵裡的毛
永遠無法向子孫交代的良心宿債
船長:我深感羞愧!
官員有GUTS就無懼三大害
讓我們牽手共建幸福島

後記  我也有一個夢

台灣會不會bye-bye?

Bye-Bye的現在進行式

交通部長說台灣未來50年最重要的建設是桃園航空城,如果不成功,台灣就bye-bye了。

桃園航空城當然有其重要性,但如果說航空城不建,台灣就bye-bye,又可能太嚴重了。

其實台灣早就在bye-bye的路上,是bye-bye的進行式,何時變成完成式,只是遲早的問題。

這樣講自己的未來,有些傷感洩氣,但是只要2300萬人能夠覺醒,bye-bye即使變成完成式,也可能很快成為過去式。

用愛心說誠實話,得罪人又何妨?

我寫這本書,道出許多大家不願,甚或不敢講的禁忌,但一個時時以台灣人民為念的人,就應該時時用愛心說誠實話,得罪人又何妨?

例如本書用了相當篇幅描寫監察院的墮落,因為我在這裡待了六年,看到許多大家不曾見聞的腐敗,寫出來不免得罪同仁。有人可能會對號入座,有人會反彈指責,這些我都不在乎,當年我財政部長下台前,記者朋友及內人蘇老師都警告過我,小心得罪人的下場。但我對和稀泥的和諧,很難認同,大家必須講真話。希望第五屆以後的監委,能以這些誠實的話為鑒,當一個受人尊敬的柏台御史,多少有點包青天的味道。

我們為甚麼不早一點手牽手?

在秋末冬初時,許多小孩子在麥田裡玩,到了傍晚孩子們都回家了,發現有個三、四歲的孩子沒回來。天黑又冷,家人、鄰居全出動去找,找到晚上十一、二點還找不到,有人提議:「我們一定有甚麼死角沒找到,我們大家手牽手,併排走。」這種地毯式的搜查,終於找到了小孩,但是孩子已經凍死了。大家都懊惱:「我們為甚麼不早一點手牽手呢?」

我們為甚麼不早一點手牽手?台灣有大好的前景,為甚麼日子好過了以後,大家就開始作怪了呢?到了有一天台灣有問題,我們要做海上難民的時候,大家再問:「我們為甚麼不早一點手牽手呢?」到那時講,又有甚麼用呢?太晚了!

摘自《同胞們!莫再沉淪!:為什麼我們不早點手牽手?》序

王建煊 作者

王建煊 1938年出生於安徽省合肥市,畢業於成功大學會統系,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1971年赴美國哈佛大學研修;歷任中華民國經濟部次長、財政部長、立法委員、監察院院長等職,曾於1992年被評獲亞洲最佳財政部長。曾獲1986艾森豪威爾獎、2004年台灣最佳資深志工獎、2010年《讀者文摘》民意調查之最信賴政治人物第一名、2015年港澳台慈善基金會第十屆愛心獎…等榮譽。

王建煊從事公職三十多年,從中央銀行小焚鈔員,到財政部長、立法委員,一絲不苟的方正性格,在講求圓融妥協的政治圈中始終旗幟鮮明。在擔任財政部長時,媒體推崇他是大刀部長小鋼砲,是打擊特權的正義化身;他甚至為了改革土地稅法,不惜辭官,以引起社會大眾對金權政治的關注。出身軍眷子弟,他不應酬,不打高爾夫球,粗茶淡飯,人稱「便當部長」。好洗的小平頭留了二十幾年,從來沒變過;他嫉惡如仇、黑白分明,甚至被新黨同僚暱稱為「王聖人」。他做事的最高指導原則,一言以蔽之,就是他常掛在嘴上的「讓好人出頭」。不論居位與否,他都是秉持著這個信念,即使面對利益團體的壓力,也從不低頭。在《讓好人出頭》的篇章中,王建火宣清楚表達了他的從政理念,也完整呈現出他的性格。

截至今日,王建煊 共創辦了六個基金會:1996年財團法人愛心第二春文教基金會、2001年 Renewal Foundation(美國)、2007年浙江省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2011年財團法人台北市無子西瓜社會福利基金會、2015年Chit Mit Ta愛緬基金會(緬甸)、2021年天使居長照財團法人。著作有20本書。


2014/08/21

BGB382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3205340

320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