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富士山有很多角度。
河口湖面閃耀著水光的富士山、
箱根纜車上遠眺的富士山、
伊豆半島襯著大海的富士山、
晴空塔裡、從大廈森林中冒出白頭的富士山、
飛機上高空俯視的富士山,
三百六十度,從不同角度觀看富士山,傾聽山與人的故事。
富士山有很多顏色。
夏天如抹茶般濃郁的深綠山頭,
櫻花季節嬌嫩欲滴的櫻色,
冬日雪痕刻劃臉龐的白頭富士,
深秋如火燄般鮮紅的楓葉,
夕陽下微微發光的墨富士,
不同季節、不同時光,富士山以不同的面貌示人。
本書作者熱愛日本,二十多年來旅行日本無數次。
在書中,她除了介紹熱門的富士山景點,更大方公開自己秘藏的私房景點,
帶領讀者走進山的世界,享受與山相伴的美好時光。
下一回出發去日本旅行時,
暫別城市的喧囂,放慢腳步,調整心情,
去看富士山吧!
自序 這輩子一定要去一次的旅行 王鶴
輯一:上山
富士急行,這條上山路沒有星巴克
富士淺間神社,赤富士與紅富士
輯二:伴山
山中湖,攝影師的最愛
河口湖,觀光客的最愛
本栖湖,萬丈紅塵的兩個出口
西湖,走進昭和年代的茅草屋
輯三:轉山
忍野八海,名水豆腐與私房櫻花
大石公園,山腳下的花海
花之都公園,富士山紅葉的日子
湖上釣屋,那個冬天的插曲
山梨櫻花,兩千年的傳說
輯四:看山
伊豆箱根,與溫泉相伴的好日子
西伊豆半島,跟著舞孃的腳步
輯五:望山
晴空塔與市川圖書館,城市裡的富士山
東京都廳與文京役所,銀杏、櫻花與富士山
橫濱和舞濱,東京灣上的富士山
後記:等山
羽田空港,道別
這輩子一定要去一次的旅行
寫《富士山小旅行》,單純只是想和城市拉開一些距離,讓旅行出現余裕(よゆう),生活可以從容停頓,每天可以重來,每個故事可以再寫一遍,各式各樣的慢活成為上山看山等山的線段,想停就停,想止就止,領略山的恆長,享受恆長的周而復始。
《富士山小旅行》的速度是把自己交給大山去安排,人與山一前一後,不知會羈絆彼此至何處。在富士山,時間從催促者變成旁觀者,讓人與山自來自去,開闊自由。走進西元七八八年起就守護富士山的「北口本宮富士淺間神社」,散步在八百年古杉參道,埋在杉林樹梢的詩句開始冒出地土,前進的步履抖落城市倦塵。不需要費太大氣力,也不需要辛勤拂拭,「富士山小旅行」緩步旅行,煙嵐繚繞,空氣乾淨,人清澈,心沉澱,領人走進水光明鏡的生活是此書的主旋律。
《富士山小旅行》不存在山的粗曠,單單擺放山的講究,如同京都清水燒,充滿天光雲影的細緻紋理。行走河口湖畔,抽離建築物附加的民宿、飯店、美術館、音樂館、手工餅乾店的具象功能,滿眼讀到出神,不禁讚嘆日式與歐式極致建築。前腳才看完充滿歐洲西洋油畫品味的街廓,下個轉角卻非常日式,簡約沉穩呈現東方水墨畫裡墨漬和水暈的素靜。但是,兩者互不干擾,彼此成為對方美麗的「他者」,把講究穿戴在各自身上。我久久無法相信,截然不同的存在竟如此滔天「賜配」,東方與西方可以坐在一起,共看富士山。
富士山到處充滿手作的幸福,觀看富士山,不需要壽司、生魚片,只要一片薰衣草手作蛋糕、紅茶手作餅乾,那怕是形單影隻都會立刻變幸福。我承認自己完全淪陷在薰衣草手作蛋糕濃郁的滋味中不願醒來,大概是手作與人有關,隱約之間,對山居莊戶人家親手親力親為充滿憧憬。一片手作蛋糕、一塊手作餅乾,親力勞動的感動,吃一口薰衣草手作蛋糕,薰衣草像曬了兩個太陽,一入口,盛夏膨脹滿嘴。
旅程的終點,我喜歡在離境時,行李託運之後,走上羽田機場國際線展望台,面對富士山跟所有的美好話別,讓心情不斷地濃縮、沉澱,告訴自己要開始練習、開始習慣打包旅行心情,順便欣賞收起翅膀的飛機依偎在富士山前,富士山靜靜觀看旅人夢想起落,儘管看累了雙眼,富士山還是會為沒有位置的夢想安裝飛行的翅膀。
《富士山小旅行》,是一個交換,
《富士山小旅行》,是一句諾言,
《富士山小旅行》,是一種餘溫。
當人孤寂的時候,富士山是一個獨角戲台,一個人能像風一樣地溜進山裡。在山的國度,閉上眼睛,被富士山籠罩著;一張開眼,聽見富士山在風裡的歌聲。一個人的時候,富士山是一個交換,你給山多少心事,山就給你多少故事。兩個人一起上山的時候,沿路都是人的承諾,不管人給山多少承諾,山,照單全收,富士山是一句諾言。一群人呼朋引伴上山時,也許是年輕歲月的畢業旅行,多少年過去了,當年雜沓的腳印成為回憶的北極星,當歲月召喚天空的星子,光陰改變了一切,重回大山,富士山是一種餘溫,山中一夜,走遠的話語鮮活清晰。
只要在心中埋下山,《富士山小旅行》隨時都可以登場。
摘自《富士山小旅行》自序
一個喜愛旅行、攝影和文學的女人。畢業於東吳大學日文系及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所。旅行之於她,是為了讓簡單的情感可以豐盈。她說,當有故事要被收藏時,就是她按下快門的同時。她不是能爬大山的人,卻在富士山找到生活的余裕(よゆう)。透過上山、伴山、轉山、看山、望山、等山,滿目皆是山流動的細紋,儘管日子充滿平庸、重複、疲憊甚至挫折沮喪,山收納各式各樣的轉身,足夠存放每個余裕的呼吸。閱讀她的旅行,如同閱讀她的名字,可以讀到飛行的旅行。著有《雅典娜迎風欲飛》、《尋找櫻花》。個人旅遊網站 http://www.wangherloveworld.com/
一個喜愛旅行、攝影和文學的女人。畢業於東吳大學日文系及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所。旅行之於她,是為了讓簡單的情感可以豐盈。她說,當有故事要被收藏時,就是她按下快門的同時。她不是能爬大山的人,卻在富士山找到生活的余裕(よゆう)。透過上山、伴山、轉山、看山、望山、等山,滿目皆是山流動的細紋,儘管日子充滿平庸、重複、疲憊甚至挫折沮喪,山收納各式各樣的轉身,足夠存放每個余裕的呼吸。閱讀她的旅行,如同閱讀她的名字,可以讀到飛行的旅行。著有《雅典娜迎風欲飛》、《尋找櫻花》。個人旅遊網站 http://www.wangherloveworld.com/
一九六五年進入日本國鐵擔任專業攝影,一九八九後擔任日本鐵道東日本企劃。攝影作品集有《板谷峠》、《EF63碓氷峠》與《磐越故事》,退休後成為自由攝影師,為《交通新聞社》拍攝新幹線攝影月曆。
2014/03/26
BLF055
天下文化
平裝
17×23cm
彩色
9789863204244
232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