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旅行時,我們從心靈往外望,看見別人的生活與身外的世界。
一次一次的旅行過後,
感覺自己與生活有一種天長地久的誠懇相守,
一種糟糠生活絕不相棄的真情。——Bubu
我們一再出門旅行,是為了重新尋回生活的美好。
從12歲離家求學開始,
旅居過幾個不同國家、城市。
Bubu可算是經驗豐富的旅者。
數不清多少次的出門旅行,
不論是短暫的身心出走,
或家人朋友另一種形式的聚首;
甚至是任務在身,為工作遠行……
驟然的空間轉換,
使得綿密的日常生活有了不同的風景與節奏。
旅行歸來,生活有了更深的意義。
這是一場Bubu的私旅行,細膩分享。
旅行私想:謝謝天地接納我
自序 旅行的意義
輯一 跟著回憶去旅行
不是,我是失敗的人
記不起來與忘不掉的事
兒時記憶,故人往事
新港、新港
爸爸與鏡頭
夢想不老
一樣生活兩樣情
共遊之道
輯二 世界的旅人
風裡的白布,布裡的精神
渾然一鍋東北味
世界最高的游泳池和我們衣櫃最貴的游泳褲
窗口的巴黎鐵塔
讀懂生活讀懂書
小酒館裡
一夜情(一)
一夜情(二)
挽救婚姻的美食青
青鱗仔
金門,三得與三記
金門一,建築之美
金門二,生活之靜
金門三,生命強韌之美
輯三 人情‧旅事
入鄉隨俗
距離
帶著書本去旅行
記憶旅行
為女兒說書
盛情
姑姑的拿手菜
異國聚餐
早餐
樓梯
遠路
中國菜
欺生
牡丹花
天地寬,日月長
民族主義與旅行有感
後記
旅行時,我們從心靈往外望,看見別人的生活與身外的世界。
我從旅行中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對相遇的美景與好事都心懷感謝,但不能眷戀;一生眷戀心,去了一地就想要搬去一地。這種願望當然多半都不會實現,但比願望落空更遺憾的,是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對原有生活安定的感受;而安定,是一種從心靈環境看到自己的美。也許,我們一再出門旅行,就是為了尋找這樣的看見。在一次又一次的旅行過後,感覺到自己與波瀾無驚的生活竟有著一種天長地久的誠懇相守;一種糟糠生活絕不相棄的真情。
如果旅行不是專指為遊玩而出門,那我的旅行經驗可算很早。四十四年前,我十二歲時,每學期得從偏鄉的東部搭乘遠東航空公司的飛機去台北住校上學,搭飛機之前,還有一段顛簸的旅程,是搭公路局從成功鎮到臺東市。那一路,我多半都是因為要離家遠行而傷心地哭著。如今許多遊客為之神迷的海岸風光,當時對我來說全然沒有任何景觀欣賞的意義,跟我中年之後,再馳車迎風而行,走在同一條路上,去東管處看自然壯闊的海景是全然不同的兩回事。因此,我相信人與旅行的關係,在地理風情、在離開或返回的舟車行腳之外,還有著更複雜又個人的喜怒哀樂。這些情感使每個人在譜寫自己的旅行之歌時選用了不同的曲式、不同的符號,因而使同一地的故事有了繁美的心聲曲調。
在這本書裡近四十篇長短不一的感想中,我刻意避開了旅遊資訊的部份。因為有很多人專為旅行者提供正確詳盡的資料,我那井中觀天的旅遊知識如果放進書裡,正如獻曝的野人那樣的少見多怪。
這是我的第十五本書,也是我在書中呈現出最多生活隱私的隨筆集。我曾為此考慮再三,但後來,我認為這個「私」字如果單指向「一己」而不是「私密」,那麼,「私」剛好給這些圖文對照的旅行紀錄一個很好的藩籬,標誌出我從旅行中學到的最重要的一種思想──尊重。尊重天地、尊重旅地的居民與當地的風俗習慣,尊重接待的店家或供應旅行生活所需的所有活動;尊重所遇到的旅行者,也希望得到他們的尊重。
對一個地理上的旅者來說,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重返的機會,也不是重返一地就能保有當時遊歷的心情;而生命旅途,除了記憶之外,更沒有逆旅重來的可能。我似乎愈來愈懂得,為什麼千百年來,人們總喜歡把人生與旅途用來彼此譬喻,借用說明。
於是,我決定心情要向前,要更向前,朝著未知的旅途一路歡歌,乘興暢遊。因為,我已經是一個對人生有一定經驗,也對旅行的意義有所掌握的生命旅者,我絕不能辜負天地與光陰對我的寬懷與恩賜。
成功大學中文系畢業,是媽媽也是許多小廚師的老師,喜歡在廚房與小朋友一同工作。Bubu老師的爸爸是化學家,因此她從小就了解廚房是生活科學的實驗所,也是美食與創意的實作地。因為童年的經驗,她努力推廣「從家事中珍惜生活、培養能力」的教育。
2016/08/10
BLF080A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彩色
4711225313252
288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