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傷是舞者生涯的「必要之惡」,沒有人願意發生,但往往就是發生了。每次我都好希望好希望時間能倒退到骨頭折斷前的兩秒鐘,讓一切不要發生,但怎麼可能?只能學習面對它、接受它。
圖片來源:遠見雜誌
傷是舞者生涯的「必要之惡」,沒有人願意發生,但往往就是發生了。每次我都好希望好希望時間能倒退到骨頭折斷前的兩秒鐘,讓一切不要發生,但怎麼可能?只能學習面對它、接受它。
值得慶幸的是,每回伴著疼痛,我都學到了許多。身上有傷,讓我有機會坐下來看別人跳舞,也用新的眼睛、新的感覺認識自己的身體。
當身體某部分壞掉斷掉,許多能力自然歸零。很多以往可以做的事情,受傷後都沒辦法再做,除了要重新訓練肌力,還要向自己的身體學習,什麼樣的力度和角度是此刻的身體可以完成的?今天不能用這個方法,會有另一個方法可以完成相同的動作,有時甚至會比以前更好。
二OO四年年底那次受傷,我在紐約做復健,重新學習要怎麼站,重心才會平均放在腳板;要怎麼走,力道才會從腳跟到腳掌再到腳趾;所有舞蹈基本動作必須重新檢視。
我才意識到,過去真的有很多不好的習慣,做了很多不正確的姿勢,正好藉著這個機會調整修正。我也體會到,當我說要保護自己的身體,意謂著要了解身體的狀況和反應,包括要睡飽,以免精神不濟出狀況;要吃飽,不能餓到發昏跌倒受傷。
很多動作不可能不做,對我來說,沒有所謂的危險動作,只有需要小心專注的動作;只要我和舞伴都小心專注,就會降低受傷機率。
受傷,如果有機會復原的話,應該不算可怕;不過,確實有不少舞者為了一次無法痊癒的受傷,舞蹈生命嘎然而止,我心底難免也藏著這種憂慮,擔心「這是最後一場演出」。但也因為如此,每一次演出,總帶著「最後一場」的心情,盡最大的力氣去完成,向自己負責,也就無憾無悔了。
➢【書籍資訊】《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
➢【延伸閱讀】
面對低潮及挑戰,郭婞淳的學習標竿竟然是國際知名舞者「許芳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