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傷是舞者生涯的「必要之惡」,沒有人願意發生,但往往就是發生了。每次我都好希望好希望時間能倒退到骨頭折斷前的兩秒鐘,讓一切不要發生,但怎麼可能?只能學習面對它、接受它。

圖片來源:遠見雜誌
傷是舞者生涯的「必要之惡」,沒有人願意發生,但往往就是發生了。每次我都好希望好希望時間能倒退到骨頭折斷前的兩秒鐘,讓一切不要發生,但怎麼可能?只能學習面對它、接受它。
值得慶幸的是,每回伴著疼痛,我都學到了許多。身上有傷,讓我有機會坐下來看別人跳舞,也用新的眼睛、新的感覺認識自己的身體。
當身體某部分壞掉斷掉,許多能力自然歸零。很多以往可以做的事情,受傷後都沒辦法再做,除了要重新訓練肌力,還要向自己的身體學習,什麼樣的力度和角度是此刻的身體可以完成的?今天不能用這個方法,會有另一個方法可以完成相同的動作,有時甚至會比以前更好。
二OO四年年底那次受傷,我在紐約做復健,重新學習要怎麼站,重心才會平均放在腳板;要怎麼走,力道才會從腳跟到腳掌再到腳趾;所有舞蹈基本動作必須重新檢視。
我才意識到,過去真的有很多不好的習慣,做了很多不正確的姿勢,正好藉著這個機會調整修正。我也體會到,當我說要保護自己的身體,意謂著要了解身體的狀況和反應,包括要睡飽,以免精神不濟出狀況;要吃飽,不能餓到發昏跌倒受傷。
很多動作不可能不做,對我來說,沒有所謂的危險動作,只有需要小心專注的動作;只要我和舞伴都小心專注,就會降低受傷機率。
受傷,如果有機會復原的話,應該不算可怕;不過,確實有不少舞者為了一次無法痊癒的受傷,舞蹈生命嘎然而止,我心底難免也藏著這種憂慮,擔心「這是最後一場演出」。但也因為如此,每一次演出,總帶著「最後一場」的心情,盡最大的力氣去完成,向自己負責,也就無憾無悔了。
➢【書籍資訊】《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
➢【延伸閱讀】
面對低潮及挑戰,郭婞淳的學習標竿竟然是國際知名舞者「許芳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