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在美國暢銷,影響深遠。馬總統頒褒揚令給已故作者張純如,她的父母張紹進、張盈盈代表接受。
第一本以英文撰寫「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的已故作者張純如,獲馬英九總統頒發褒揚令,她的父母張紹進、張盈盈昨天接受聯合報專訪表示,張純如看了太多日軍殺人強暴檔案,身心壓力極大,她曾問女兒,「妳還要寫嗎?」張純如說,「當然要寫,我算什麼?我只是幫她們看檔案而已!」
張純如於一九九七年完成此書並獲獎無數,七年後舉槍自殺。母親張盈盈書寫「張純如:無法遺忘歷史的女子」追憶愛女。
張盈盈說,女兒就是太認真投入,身心產生極大壓力,晚上睡不著、作噩夢、大量掉髮。但女兒自殺絕非為此書,「她始終以此書為傲!」追索女兒最後人生,主因當時書寫二戰美軍在菲律賓的壓力,加上體力透支,又聽醫囑服了不適華人的過量鎮靜劑,「突然崩潰了」。
「每次想到她去世就好像又揭一次傷疤,血還在流。」張盈盈說,揭傷疤很痛,她仍寫書追憶女兒,原因是有人草率指張純如很早就有精神疾病,「我很生氣,完全不了解純如」,女兒最注重真理,竟被人誤解,「我一定要出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