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在美國暢銷,影響深遠。馬總統頒褒揚令給已故作者張純如,她的父母張紹進、張盈盈代表接受。
第一本以英文撰寫「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的已故作者張純如,獲馬英九總統頒發褒揚令,她的父母張紹進、張盈盈昨天接受聯合報專訪表示,張純如看了太多日軍殺人強暴檔案,身心壓力極大,她曾問女兒,「妳還要寫嗎?」張純如說,「當然要寫,我算什麼?我只是幫她們看檔案而已!」
張純如於一九九七年完成此書並獲獎無數,七年後舉槍自殺。母親張盈盈書寫「張純如:無法遺忘歷史的女子」追憶愛女。
張盈盈說,女兒就是太認真投入,身心產生極大壓力,晚上睡不著、作噩夢、大量掉髮。但女兒自殺絕非為此書,「她始終以此書為傲!」追索女兒最後人生,主因當時書寫二戰美軍在菲律賓的壓力,加上體力透支,又聽醫囑服了不適華人的過量鎮靜劑,「突然崩潰了」。
「每次想到她去世就好像又揭一次傷疤,血還在流。」張盈盈說,揭傷疤很痛,她仍寫書追憶女兒,原因是有人草率指張純如很早就有精神疾病,「我很生氣,完全不了解純如」,女兒最注重真理,竟被人誤解,「我一定要出來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