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沈珮君文中提及《巨流河》、《天空的情書》,張大飛與作者齊邦媛的少年故事,高志航、陳懷民於戰爭中犧牲後,家人對他們永難抹滅的記憶。
文/沈珮君
「以我這必死之身,怎能對她說『我愛妳』呢?」這是張大飛遺書裡的話,讀過齊邦媛〈巨流河〉的人,都不會忘了他。抗戰紀錄片「冲天」有張大飛的照片,及許多和他一樣的年輕男孩,他們在天空殉國時,都才二十出頭。
自稱「必死之身」,是因他們進航校時就銘記「誓死報國不生還」,這是空軍精神。明知會死,還要進去,也因為這麼多人敢死,我們才未亡國滅種。張大飛是飛虎隊第一批中國飛行員,在勝利前三個月殉國。如果不是齊邦媛把他寫在巨流河裡,張大飛就如陣亡的三百四十多萬抗日將士,只是數字之一。齊邦媛讓我們聽到他心跳的鼓聲。
「冲天」讓我們聽到其他飛行員的心跳。愛情最容易讓人懂,從愛情來看抗戰,那些年那些人就不再只是歷史課本的一章,不是大理石上冰冷、陌生的名字。他們和我們一樣,是活的,會哭,會怕,他們的戀人也才剛過了她們的少女時代;他們和我們不一樣的是,我們因為他們不要命的捍衛,我們的家族活了下來,他們卻在空中回不來了,他們的父母妻兒生命從此被轟出一個大窟窿,影響至少上下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