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黃春明:現代生活太物化,只滿足「低級感官」。閱讀,能讓身體產生很大的能量。
黃春明跟兒子黃國珍昨受邀至台北醫學大學對談「閱讀」。黃春明表示,現在的生活太物化,「只要有錢,什麼都買得到」,缺乏精神生活,只滿足「低級感官」。他強調,唯有閱讀才能滿足高級感官,透過文學,別人的人性經驗會內化成自己的經驗,身體就會產生很大的能量。
黃春明自稱從小就很叛逆,是個愛打架、不斷被退學的「流學生」,最後也是「連滾帶爬」才從師範學校畢業。
「閱讀改變了我」,黃春明說,初二時有位國文老師王賢春看了他的作文後,懷疑他是抄來的,黃春明很冤枉,請老師出題,讓他再寫一篇。老師出了「我的母親」,他跟老師說「我八歲時,媽媽就過世了」,老師叫他以「模糊的印象」寫。
黃春明說,當晚他往窗外一看,看到星星、烏雲,就是沒有看見天上的媽媽,於是以此寫作,老師看了之後掉淚,直誇黃春明寫得很有感情,並送他兩本社會寫實短篇小說「帝俄時期的安東契科夫」和「沈從文短篇小說選」。從這些小說讓黃春明對社會低層的不平遭遇有深刻了解,這也影響他的小說創作,「我當時邊看邊哭」,之後他走到哪,甚至離家出走,都帶著這兩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