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齊邦媛《巨流河》以及《我現在要出診》榮獲準總統蔡英文精選讀物。
【讀書的總統.總統讀的書】特別企畫
520將屆,新政府上台,這不僅是台灣的歷史時刻,更是國際矚目的焦點。值此關鍵前夕,開卷特別製作【讀書的總統‧總統讀的書】專題,專訪準總統蔡英文,暢述她一路以來的閱讀與關懷;同時揭示歐巴馬與梅克爾等代表性執政者的文化養成。期藉此讓讀者對身為國家領導人所應具擁的涵養、視野格局與終極價值理念有更清明的檢視,進而開啟更多可能的對話空間。
▉問:平時如何獲知新書訊息?會關心出版界的動態嗎?
答:很多時候是人家會送我書,比如姚立明出版新書《也許我們沒有共同的過去,但一定可以有共同的未來》(圓神),就送給我一本。先前我提到描寫澎湖案的張敏之校長夫人王培五的《一甲子的未亡人》(文經社),是資深媒體人馮賢賢送給我的。
有時候是跟幕僚、朋友聊天,問問他們看什麼書,他們也會推薦,像是齊邦媛的《巨流河》(遠見天下),就是要去當客委會副主委的楊長鎮推薦給我的。
有些出版社的人,在出版新書的時候,也會寄一本來給我,讓我可以參考。另外,我也是「開卷」的讀者,會透過「開卷」觀察一下出版界的資訊和情報。
年輕的時候比較自由,會去逛書店,現在身分就比較不方便去公共場合打擾人家,還好網路很發達,可以透過網路購物買到想買的書。